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尋寶從英倫開始> 581 塵封的戰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581 塵封的戰爭 (2 / 2)

在阿拉伯人的《歷史大全》中只佔3行、在《舊唐書》中僅佔2列、而在《資治通鑑》中,亦只有4列。

文人們並不屑於記載戰爭的細節,在華夏是這樣,在中東地區亦是如此,這使得我們很難將歷史真相準確的還原,比如說光是阿拉伯軍隊數量就從2萬~30萬都有。

好在人們可以透過其他的史料推斷出一些那個年代的真相,比如說指揮官是將軍齊亞德·本·薩利赫,不是總督艾布。

同時傳說中的幾十萬呼羅珊軍隊是不存在的,阿拉伯一方的軍隊核心力量不會超過兩萬人,加上僕從軍也不會超過4萬,之前也經過長期的平叛戰爭,狀態並不完好。

阿拉伯重騎兵也只是在故事中存在,戰場上的確有馬匹有甲的突厥騎兵,但是他們是弓騎兵,對整體戰局提不到決定性作用。

阿拉伯人也並不像有些人說的以逸待勞,他們所在的地區實際上都是新佔領地區,甚至主力戰爭是在一場攻堅戰結束後直接被調動到怛羅斯的,因此他們也等於外線長途行軍。

而最重要的一點在於薩利赫兵團是接到情報之後急行軍前往達羅斯地區的,也就是說當時的總督艾布知道唐軍進軍的情報和即將抵達的地點。

另一個讓人覺得頭疼的地方是當時的交戰時間和交戰地點,《歷史大全》和《新唐書》都沒有記載。

而舊唐書的記載是“領兵二萬深入胡地,與大食戰,仙芝大敗。會夜,兩軍解,仙芝眾為大食所殺,存者不過數千。”

從字面意思來看,戰爭似乎只進行了一天,戰鬥自當天上午或中午起,唐軍大敗,殘存的唐軍趁著夜色撤出戰鬥。

而在資治通鑑中則成了“仙芝聞之,將蕃、漢三萬眾擊大食,深入七百餘裡,至怛羅斯城,與大食遇。相持五日,葛羅祿部眾叛,與大食夾攻唐軍,仙芝大敗,士卒死亡略盡,所餘才數千人。”

但簡單的分析之後,就會發現相持五日這個最常見的說法是不可能的,作為一名頗有經驗的指揮官,高仙芝之所以帶兵快速錢出就是為了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所以在發現阿拉伯人重兵集團之後他就會立刻明白自己的計劃已經失敗,正常情況下應該是發動一次短促有力的突擊打散敵人,然後把部隊分成幾支交替撤退。

更重要的是安西軍的核心是2萬左右的騎乘重步兵和少量非具裝重甲騎兵,而呼羅珊軍團的核心則是1萬重灌步兵和1萬具裝甲騎。

按照貞德這位能夠一個星期不脫盔甲的猛人的說法,這種重步兵或者重騎兵一旦投入戰場,哪怕輪番上陣一天內必然結束戰鬥,不然大機率會自己直接倒在的戰場上,

尤其是在中亞這種植被稀疏的地方野戰更是如此,重灌部隊活躍時間不會超過半天,不然因為中暑跟勞累死的人絕對比戰場上戰死的人都多。

因此那場戰爭很有可能是雙方同時主動發起進攻,但是高仙芝軍力不足導致雙方僵持,直到夜間阿拉伯人最終靠著人數和情報優勢擊潰了高仙芝的部隊。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