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仔細的清點之後,梁恩他們可以確定這些物品基本上都是一些私人物品,比如說衣服上的扣子或者是原本用作服裝上的金屬加強件,比如像編織有金線的綬帶。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把騎兵用的彎刀,因為時間太長的緣故,有機物已經全部消失,只剩下了鏽跡斑斑的刀條和上邊那些鍍有貴金屬的裝具。
比較特別的是裝具的上邊鑲嵌著一枚勳章,這枚勳章是一枚上邊有著琺琅的白色十字章,基底的金屬則是黃金。
勳章的中心則同樣是琺琅製作的一幅圖畫,其中一邊是一個騎著馬的古代戰士,而另一邊則是西裡爾字母。
“二級聖喬治勳章——”仔細看了一下之後梁恩就認出了這是什麼東西,這是沙皇俄國的聖喬治勳章,也是沙俄等級比較高的軍事勳章之一。
這種勳章最早是在1769年由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設立,有四級(一、二級帶星章)並標有“服役與勇敢”字樣,只會授予軍官。
直到1807年,俄羅斯設立了此軍事勳章的獎章授給作戰勇敢計程車兵和主官。把勳鑲嵌在隨身武器上也算是歐洲人的一種傳統,因此這裡在佩刀上鑲嵌有自己的勳章也算得上是一件完全合理的事情。
同時根據這枚勳章也能夠判斷出現在被埋在這裡的死者應該是一位沙俄的將軍,雖然說現在看不出對方究竟是什麼情況,但是想要找到對方的身份也不會太難。
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心是因為哪怕是沙俄時代能獲得這種高等級勳章的將軍都不會太多,因此在這個網路時代有著搜尋方向的情況下,想要找到有關於對方身份的具體線索自然就比之前預計的簡單的多。
尤其是因為那些裝具鍍金的緣故,所以上邊雕刻有使用者姓名首字母的部分完整的保留了下來,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明顯的指向。
因為這個地方接近旅遊景點網路情況還算不錯,所以在網上搜尋了十幾分鍾之後,他們就在一個介紹俄羅斯一戰的網站上找到了這個將軍。
這個將軍是一名中亞人,一戰末期已經成為了一名騎兵少將,並因為在勃魯西洛夫攻勢中勇猛的表現和巨大的戰果獲得了二級聖喬治勳章。
只不過在之後的內戰中他作為白軍一方加入了內戰,然後被一步步趕著向東逃亡,直到在今天的哈薩克境內被最後一次擊敗之後不知所蹤。
從現在來看,這個將軍應該是在軍隊被擊潰的逃亡之路上意外的死去了,然後一直被埋在了這片土地下,直到今天被挖出來。
“所以這個杯子很可能就是原本屬於他,或者是在混亂之中從什麼地方搞來的寶物。”看完了這些查到的資料之後梁恩說道。
“不過這麼一來,想要找到有關於這個杯子的線索就沒這麼簡單了,因為可能的來歷實在太多,很難一個個分辨。”
現存的資訊讓人覺得有些混亂,不過在簡單討論了幾句之後他們決定仔細的檢查挖出的每一件東西,看看有沒有什麼有價值的線索。
因為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如果帶著很多重要的東西緊急逃亡的話身上可能會帶著很多東西,其中大機率會有一些能夠讓其他人當做線索的東西。
那種極端慌亂的情況下,絕大部分人不太可能會注意到自己所攜帶的各種物品是否是能夠完美的隱藏自己的身份。
尤其是對一位將軍來說,他大機率平時不怎麼收拾自己的物品,物品選擇上也自然不會關注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