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這些銀幣的來源非常複雜,除了本地鑄造的銀幣以外,還有來自德意志地區,俄羅斯地區乃至遙遠的中東鑄造的銀幣。
古代這種不同國家金屬鑄幣混用的情況非常常見,因為這些貨幣真正的價值是裡邊所包含的貴金屬,所以貨幣是誰發行的並不是一個問題。
這一批銀幣的數量加起來有一百七十多枚,分佈在方圓1m的坑底石板下方。將這些銀幣取出來稱了一下後,他們發現這些銀幣加起來近3kg。
“感覺這些銀幣比以前見到的銀幣好像大了不少。”拿出了一枚銀幣在手裡顛了顛後,範猛帶著疑惑詢問道。“我感覺以前找到的第納爾銀幣比這個要輕的多,而且體積也小。”
“你的感覺沒有錯,在歐洲人發現了美洲並大規模開發了美洲的金銀礦之後,歐洲因為大量的金銀湧入而產生了明顯的貨幣貶值。”梁恩也拿起一枚銀幣顛了顛後說道。
“所以為了適應這樣的變化,當時整個歐洲的金銀幣體積都變大了,以便方便日常的使用。而我們現在找到的這批銀幣就是歐洲當年價格革命後鑄造的。”
檢查了一番後,梁恩他們基本上可以確定個坑裡的東西應該是在17世紀中後期埋下的,而且不可能早於1682年。
因為在這批銀幣之中,他們找到的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枚銀幣是1682年鑄造的一枚格羅申銀幣。
有些意外的是,當他們把那些在泥土中的銀幣挖出來之後發現銀幣的下邊並不是泥土,而是另外一塊石板。
“看來這就是那些潮氣沒有滲透上來的原因。”看著那塊明顯更大更厚的石板梁恩小聲的嘀咕到,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剛才那些銀幣鏽跡不是很嚴重的原因。
但是另一方面,他並不認為這塊石板只是為了防潮,相對於一百多枚銀幣的價值,無論是上邊全是石塊的回填土還是一整塊石蓋板都顯得有些反應過度。
“我覺得這些是銀幣很可能就是用於某種儀式或者是障眼法,但真正的東西應該常在現在這塊石板的下方。”打量了一下銀幣下方比之前那塊石板更厚,更大也更粗糙的石板後梁恩說道。“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把底下那塊石板也挖出來。”
“你說的沒錯,我們最好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痕跡。”皮爾斯在旁邊點了點頭表示支援。“至少這個坑我們要挖到從未被人擾動過的生土為止。”
做出了決定之後,幾個人再次用剛才的那個三腳架配合著滑輪組重複了之前的工作,隨著石板的挪開,下邊露出了一塊鑲嵌在沙土和木炭中的金屬。
簡單的挖掘了一下,梁恩發現這是一個鍍了銀的長方形銅盒子。用帶著手套的手擦了一下這個微微有些壓扁的盒子後,他發現這個盒子鏽蝕的有些厲害。
還好盒壁足夠厚,外加上有鍍銀層的保護,所以那些鏽跡也只是淺淺的浮在表面上而已,並沒有出現糟糕的穿孔現象。
對於盒子裡面的物品而言,這種程度的鏽蝕甚至要比一點沒有生鏽都好。因為這些鏽蝕剛好將整個盒子密封了起來,確保了盒子內容物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