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攤位之後,梁恩打量起了自己手上的這把武士刀。必須要說這把刀儲存狀況的確看上去不怎麼樣。
刀柄和刀鞘已經斑駁難看,包裹刀鞘的皮革都已經磨損了一大截,露出裡邊一段兩片木片組合而成的內芯。
而刀條本身除了夾灰以外,上邊還有一些鏽跡以及多處缺口。看起來也是一把飽受磨難的武器。
就像梁恩之前說的那樣,黑船開國之後,很多西方人在日本訂購了大量的武士刀,而在這種情況下,出口的武士刀自然是良莠不齊。
比如像梁恩手中的這把刀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很明顯就是把那些舊刀的零部件湊在一起後拿出來糊弄洋人的東西。
而梁恩之所以願意掏錢買這把刀並不是因為看上這把刀本身,而是看上了這把刀上邊的金屬裝具。
根據他的目測結果,這把刀上邊的金屬裝具尺寸和自己手裡的那一把來自天草四郎的太刀比較配,正好可以為自己的太刀配上一副外出時能夠用的刀鞘。
對梁恩而言,這把剛買的刀上無論是鐔、緣頭還是目貫都能明顯看出是手工打製的精品,雖然原材料只是鐵而已,但從上邊的圖案能看出製作者應該不是普通的工匠。
尤其是刀鐔上浮雕著一條從海水中衝出的巨龍,雖然看上去和華夏風格的巨龍相比多了一分兇惡,少了一分莊嚴大氣,但這種兇戾之氣放在武士刀上反而顯得相得益彰。
對於日本刀的刀裝而言,刀鐔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甚至在江戶時代發展成了一門獨立的藝術,因此一個好的刀鐔都能賣個幾百甚至幾千歐元。
尤其是梁恩能看出這把刀的鐔、緣頭還是目貫風格上非常一致,看上去應該是一整套東西,而這顯然又比單獨一個鐔價值更高。
雖然因為對這方面沒有研究的原因,梁恩並不知道這個刀鐔究竟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但從整體的做工上來看,應該不是普通工匠能夠製造出來的東西。
“看來是老天爺知道我現在缺這個啊。”拎著手中的刀向市場外走去的時候,梁恩在心裡想到。“出來逛街都能找到這麼小眾的玩意。”
可能也因為這個東西太小眾的緣故,所以梁恩才能在這裡花低價拿下這些東西。
畢竟對那些歐洲人而言,他們能認出是日本刀就已經很不錯了,想要看出裡面的細節就不是一個普通的街頭商人能夠做到的事情了。
而對方估計是把梁恩當成了從東亞來的遊客想宰一筆,不然的話絕對不可能把一個眼裡頂多值兩三百歐的破刀叫個1000歐元的高價。
“所以有的時候是賺是賠不到最後沒人能夠知道。”買了一個現做的漢堡一邊吃著,梁恩一邊想到。
“比如今天要不是假裝自己是東方遊客的話,對方說不定就會提高警覺,不把這個東西賣給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