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尋寶從英倫開始> 178 意外的秘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78 意外的秘密 (1 / 2)

“這塊硯臺感覺好輕啊。”硯臺落入手中的第一時間,梁恩就發現這個硯臺的重量不對。在他的印象中,硯臺應該是石頭做的,摸在手裡和板磚重量差不多。

但是現在這塊硯臺握在手裡後,梁恩感覺自己手上的這個東西輕飄飄的,就好像是一件塑膠製成品一樣。

“塑膠——不,不對,如果是塑膠的話完全沒必要像現在這樣隱藏起來。”一開始,梁恩真以為這個東西是樹脂製作的,但很快就被他自己否認了。

一方面,如果這個東西真正是樹脂製作的話,完全沒必要像這樣費定心機的隱藏。另一方面,剛才在桌子中央找到的盒子已經確認了是黑漆螺鈿產品,沒有人會用於裝廉價樹脂。

“莫非這個硯臺是漆器?”思考了幾秒鐘之後,梁恩從那個黑漆螺鈿盒子上想到了一些東西,說真的,他從沒有想過漆器還能夠做硯臺。

尤其是這枚硯臺內部材質看著細膩潤澤,並配以紅色漆面硯盒,面嵌螺鈿成荷塘佳趣圖。怎麼看怎麼像一枚頂級的端硯。

而當他進一步的檢查之後在這塊硯臺的背後找到了一個小小的硃紅色印章,上邊寫著葵生兩個小字。

“看來這個東西出自名人之手啊。”發現了這個印章之後,梁恩一下子就興奮了起來。因為華夏古代只有很少的工匠可以在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在傳統上古代華夏堅持以農為本,而工匠往往被視為下等人,所以他們大部分時間中無權在他們的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但也因為這樣,能夠在作品上留下名字的工匠往往只有非常有名的那種,出自他們之手的東西自然都是精品。

因為術業有專攻的原因,梁恩對於這種奇怪的漆器硯臺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好在網路時代能夠讓他很快的查到這個東西的來歷。

這一塊漆器硯臺的正確稱呼應該是漆沙硯,這種硯臺以木做胎,胎上髹漆,漆中調入帶顆粒的細沙,以助研磨,因此被稱作漆砂硯。

由於是木質,所以非常輕巧,也非常實用。

這種文具的出現最早是出於實用主義,畢竟傳統的硯臺都是用石頭做成的,帶著那個東西在身上跟帶著一塊磚頭沒什麼區別。因此有錢的文人們自然會想著找輕巧替代品。

硯臺是一種文人們使用的東西,而古代華夏那些文人實際上就類似於西方的貴族,是這個國家的統治者。

所以漆沙硯誕生後不久就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進,匠人們常將松石、螺鈿、雲母、彩石、象牙等材料鑲嵌進去,飾以花草魚蟲圖案,十分的精緻、美觀。

在那些匠人們中,從乾隆年間一直延續到道光年間的盧氏祖孫三代人就是製造漆沙硯的高手。

而這個硯臺後方的那個寫著葵生兩個字的印章,就是盧氏家族第三代盧棟的印章。按照網上搜尋到的記錄,對方會在自己做獨立製作的東西上蓋上帶有葵生字樣的紅色小印章。

“價格換算過來大概是六七千英鎊。”查詢了一下華夏那邊的網路之後,梁恩透過那些類似物品的拍賣價格推算出了自己手裡的這塊硯臺的價格。

和之前那些發現的東西相比,這個東西的確價值低了一些,不過能夠在這個地方能夠找到這類來自故鄉的東西總歸是一件非常不錯的事情,更何況這一個硯臺就能把本撈回來。

可惜的是,這個硯臺在歷史價值上並不怎麼高,所以也就只是給了梁恩一張【鑑定(N)】卡牌而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