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應該做的,畢竟培養民眾對於考古以及歷史的熱愛和考古本身一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梁恩笑著說到。
和那些老牌的考古學家或者歷史學家比起來,梁恩還是太年輕了,資歷也淺得多。所以想要提高自己在這方面的聲譽,多做做這一類公益活動自然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
因為活動結束後時間已經過了飯點的緣故,所以博物館方面在附屬的餐廳為梁恩提供了一頓免費的午餐。
而就在吃飯的過程中,他從那些博物館職員那裡得到了不少有關於都柏林以及周圍地區最近和古董有關的訊息。
“我聽說唐人街那邊最近有一位收藏家去世,他的孩子們為了平分遺產決定出售那些收藏品換成現金。”一名負責收購的職員對梁恩說到。
“之前博物館的收購部門曾經去看過,但是那些東西並不怎麼適合博物館,所以我們就放棄了。不過私人收藏的話這些東西並不錯。”
這些博物館的人員自然是知道梁恩有一個尋寶者的身份,所以這個時候有意識地說出這一類資訊用來拉近雙方的關係。
相對於其他拉近雙方距離的辦法,用這些資訊來拉關係對於博物館一方而言自然是價效比最高的。畢竟這一類訊息對梁恩而言非常重要,但他卻很難蒐集到。
而對博物館來說,他們想要蒐集這些資訊的難度自然要比梁恩這個個人簡單了不少,同時無意加入採購的博物館一方自然也不用擔心這個訊息外洩對自己造成什麼不利。
於是離開博物館之後,梁恩就搭乘著公交直奔帕內爾街。雖然說愛爾蘭並沒有正式的唐人街,但華人聚居的帕內爾街實際就是事實上的唐人街,那名職員之前說的也是這個地方。
按照博物館職員的說法,那個家族出售這些東西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可惜愛爾蘭畢竟不是英國,願意上門購買的人並不算多。
本來這群人還希望打包委託給拍賣行拍賣,但他們的東西質量吸引不來大的拍賣行。而小拍賣行價格又壓的非常低。
很快,梁恩就搭乘著公交來到了這條街的街口。雖然這是事實上的唐人街,但並不像舊金山或者是倫敦那樣有一箇中式的牌樓作為入口的標誌。
遠遠看上去的話,這條街道和周圍的街道並沒有多大的區別,整條街都是以柏林常見的那種三四層的紅磚小樓或者是五六層刷著白漆或者奶黃色油漆的公寓樓。
不過當踏入這條街區的時候,就會發現街道的兩邊全都是中英雙語的廣告燈箱,無論是超市,餐廳還是網咖可以說是應有盡有。
不過走入街道之後,他並沒有直接前往那位李姓收藏家的住處,而是拐了個彎來到了一座金碧輝煌的餐廳外面,抬起頭,餐廳的門匾上寫著範氏酒樓四個大字。
沒錯,範猛他家的酒樓就在這個地方。而剛才梁恩在公交車上就已經和範猛約好,準備叫上他一起去那位李姓收藏家那裡。
除此之外,範猛他家移民過來的時間比較長,所以梁恩也打算向他們詢問一下那位李姓的收藏家底細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