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赫看了眼王允,他知道此人便是洛陽來找大將軍斡旋的司徒大人,曹昂這個安邑小靈通早就將訊息打探得一清二楚。
周赫解釋道:“信仰唯心,心中有神,則神自然護佑,心中無神,則人心沉淪,背德忘祖,甚至違法違紀都是尋常。”
王允聽明白了,周赫繞來繞去不就想說神道只是工具,和禮教對於皇權是一樣的。
看著王允若有所思地離開,周赫在後面喊了一句:
“王公幫忙做件小事。”
王允停下腳步,直覺告訴他答應下來。
周赫不等王允應答,先將事情說了出口:“調張遼為河東太守,就說周赫說的,週三會同意的。”
王允身形頓了頓,心緒千變萬化,此人就是周赫?自己早應該想到的,能在河東傳道又如此年輕,除了周赫還會有誰?自己看來真的老了啊。
王允點點頭,轉身離開,很快回到洛陽,準備三天後的會盟。
三天後,三方會於安邑東南。
朝廷一方代表司徒王允,金吾衛週三和河內太守張遼,當然後者是被脅迫的,以及弘農太守張楊。
原本蔡琰吵著要當聯盟裁判的,最近在足球大舞臺上她混得風生水起,不管女足、男足,她都要摻一手。
她對於踢足球無感,卻很樂意擔任萬年不變的主裁判,判罰尺度隨她心意,這倒和周赫前世看過的足球比賽一樣。
在蔡琰的觀念裡,裁判、表演以及當皇帝都是一樣的,首先是有趣,其次是說話管用,裁判或者皇帝說一句話,球員和臣下都得乖乖聽話。
只是這次蔡琰被周赫駁回了裁判請求,而是由諸葛亮擔任。
這次三方會盟也算一次不大不小的外交事件,可以讓小孔明當作一次政治實習。
三方甫一坐下,爭吵就沒個停歇。
首先就是互相指責,週三怪朝廷和張楊不該殺他義父。
不過大家也就聽聽罷了,既然能坐在這裡,顯然丁原這個義父的份量還不足夠讓週三魚死網破。
當然朝廷也不會任由週三指責,這將會對接下來的談判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