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另一個星系後,他們就要開始下一步行動了。
一共有三個星球可能適宜人類生存,為了從中找出條件最合適的那一個,他們要儘量都探查一遍。
此行的第一個目的地位於黑洞視界邊緣,由於黑洞產生了巨大的引力,這就導致星球上的時間會比地球上慢很多,慢到一小時就等於地球上的七年。
聽物理學家說到這兒,莫峰當即搖了搖頭,表示可以跳過這裡,先去探查其他的星球,否則等他們登陸完成任務後,時間已經過去了幾十年,地球上的人類說不定都死光了。
他在離開前答應過女兒一定要返回地球,他下定決心要達成自己的承諾,在可能性之一的星球上浪費數十年時間,這是他不能接受的。
不過飛船上空間有限,攜帶的物資並不多,如果不按提前制定的流程行事,他們很可能探查不完三個星球,因此另一位宇航員提出了反對意見。
“莫峰,我們有任務。”
莫峰反駁道:“對,我們是有任務,可你們別忘了,火種計劃有兩個方案,而我們的首要方案是為地球上的人們尋找一個能夠生存的星球。”
“你不能只想著地球上的家人,你要放眼大局。”那人認為莫峰太過自私,他們不能光想著自己,必須要為人類的未來考慮。
莫峰站起身,認真道:“我想的不僅是我的家人,還有其他成千上萬的家庭,而那裡面也包括你們的家人,明白嗎?如果完成任務的時候,地球上的人都已經死光了,那火種計劃的首要方案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你說得沒錯。”那人點點頭,理所當然地說道:“所以我們還有備選方案,不是嗎?”
他們的探查任務才剛開始,這人就已經想著放棄地球上的所有人了,他那一副自己是為大局考慮的樣子,看得莫峰無比憤怒。
眼看兩人馬上就要發生衝突,作為四人當中唯一的女性,顧姝站出來打圓場,“我覺得莫峰說得也對,時間同樣是一種資源,在這個星球上登陸的代價確實很大。”
物理學家附和道:“沒錯,我也是這麼想的。”
“你們聽我說,首先……”那人也不是真的冷漠無情,他只是有自己的考慮,見另外三人都不贊同自己的意見,於是他把想法完整地說了出來,試圖說服三人同意。
火種計劃的前期行動一共有十二人參與,最後只有三顆星球上的宇航員向航天局傳送了訊號,說明這三顆星球有可能適宜人類居住。
而根據收到的資訊來看,其中生存條件最好的是韓明降落的星球,但它的距離很遠,飛船去一趟要花費幾個月,另一顆星球就更遠了,換句話說,最近的只有這顆位於黑洞邊緣的星球。
而且距離最遠的那顆星球在三年前就沒有繼續傳送資料了,上面的宇航員很可能已經死去,這就說明那顆星球的生存條件或許不是很好。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眼下這顆星球,傳輸回來的資料顯示星球上有水和有機物,這是人類生存的兩樣必需條件。
種種方面看來,想完成任務,他們這次一定要冒險一試才行。
聽完他的講述,莫峰仔細思考後,儘管心存憂慮卻還是同意了,就像他說的一樣,他們身上肩負的是全人類的未來,四人都必須盡最大的努力完成任務。
……
經過幾人的商討,莫峰制定出了一條耗時最短的登陸路線,成功降落星球后再迅速接走上面的宇航員,回到飛船做情況分析。
按照這種方式,一來一回就不會花太多時間,唯一的缺點是會消耗很多燃料,可他們沒得選擇,這已經是最好的方法了。
一番商量過後,眾人決定由物理學家留守飛船,另外三人帶上塔斯出發,乘坐飛行器登陸星球。
他們這一去即便再怎麼抓緊時間,少說也要一個多小時,由於這顆星球的特殊性,對於留守的物理學家而言,他就要獨自在飛船裡待上數年甚至十來年。
不過他也不是全然沒事做,他決定利用這段時間觀察蟲洞、研究引力,一方面忙碌可以讓他減緩孤獨感,另一方面這些東西也將為顧教授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火種計劃首要方案的實施前提一是他們找到宜居的星球,二就是顧教授要解出引力公式。其實如果能進入黑洞近距離觀察奇點,那麼就能夠徹底解決引力公式的問題,可惜黑洞只能進不能出,明知道答案就在裡面卻沒辦法看見,物理學家只好退而求其次,透過觀察黑洞來研究引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