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真是文藝導演啊> 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態 (1 / 2)

拍片速度這個點確實是很多人不看好方遠新電影的重要原因,其他那些導演,一年兩年才能搞定一部電影。

而方遠呢,就算不考慮最開始的《彗星來的那一夜》,從2016年9月《忠犬八公的故事》開拍,到今年2018年9月《返老還童》國內下映,正好兩年時間方遠已經拍完了三部電影,而且新的電影馬上就要開拍了。

如此快的拍片速度,每部還都是自編自導,人們只能理解為三部電影都是方遠早已構思好的,所以才能這樣一部又一部地不斷產出優質作品。

但新片風格跟以往幾部電影大相徑庭,不僅一下從文藝片轉向了商業片,而且還是已經過氣的青春片型別,這讓有些人開始懷疑方遠是不是江郎才盡了。

為了證明這個觀點,他們還舉出了很多理由,比如《初戀這件小事》總共才三千萬的投資,這個數字相比起方遠這種級別的導演來說顯得實在太低了。而這不就正好說明了無論是方遠本人還是遠端影視其實都不看好這部電影的票房前景嗎?

所以他們才會採用兩個新人作為主演,透過降低演員片酬來壓縮製作成本,以方遠現在的名氣來說,就算新電影拍成了爛片,口碑爛到不行的那種,照樣會有不少人選擇走進電影院一看究竟,三千萬的投資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虧本的。

綜上所述,這些人得出一個結論,《初戀這件小事》就是方遠明知自己江郎才盡,試圖轉型商業電影,卻又不自信害怕最後虧本,只好拍部成本不算太高的青春片,用來試探粉絲們會不會買賬。

這麼一通看似有理有據的長篇大論下來,不多加思考的話,還真覺得挺有道理的。

方遠還沒從那種暈乎乎的狀態中清醒過來,要是一字一句地看手機上的新聞,肯定更難受,所以他也沒細看,只是跳著看了幾段。

看完開頭,前面幾段大致掃了一下,他直接翻到了文章的中間部分。

“回看過去上映的青春片,我們可以總結出一個特徵,那就是這型別的電影普遍缺少與當下生活的聯絡,更像是一種對現實有意無意的逃避。不論故事背景發生在大學還是高中、初中,這些電影幾乎都只是在單一地懷舊,力圖喚起觀眾對逝去的青春年華的懷念。”

“著眼學校生活,這一點當然無可厚非,但這些青春片太過缺乏奮鬥色彩,把成長的代價等同於放棄愛情、夢想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在這個意義上,這批青春片與其說是在懷念已經消逝的青春,不如說他們只是講述了一個沒有青春的青春故事。”

既然要拍青春片,當然需要了解一下已經上映的同型別電影,所以文章這一段裡所點出的東西,方遠也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過去的那些青春片導演,好像都陷入了一個誤區,在他們的印象裡青春就只能是遺憾的。為了能讓觀眾感動,他們把故事都放在封閉的校園想象裡,電影拍來拍去都離不開對青春的感懷,所以處處都透著一種刻意,有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

而《初戀這件小事》裡雖然講的也是初戀、校園生活、女生之間的友情,但不同於其他青春片裡的主人公,小水和阿亮沒有在面臨成長帶來的考驗時,選擇放棄當前的愛情、友情以及夢想,而是選擇了用努力去克服這些困難。

文章的作者藉著批評《初戀這件小事》的機會,把大多數的青春片都說了進去,可他不知道的是,其他青春片裡最為缺少的奮鬥色彩,正是這部電影所要著重展現的,這也是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

他批評的這點,可落不到《初戀這件小事》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