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排,第……”
方遠不斷回答著觀眾的提問。
過了一會,主持人看了看時間,正好方遠剛回答完一個問題,於是提示道:“好,觀眾提問環節就告一段落,下面是媒體提問的時間。”
臺下的記者們早就等急了,聽了這話,各個都高舉著手,躍躍欲試。
方遠也知道他們要問什麼,做好心理準備後,隨便抽了一個。
被抽到的女記者立刻站了起來,迫不及待地問道:“方導,有個影評人發了一篇影評,為像你這樣的文藝片導演打抱不平。指責金牛獎的評選過於偏向商業電影,並且還呼籲評委在評選時要公平對待文藝片,公平對待方導你。請問方導知道這件事嗎?對這件事又作何評價呢?”
這問題有點尖銳啊,上來就說“像你這樣的文藝片導演”,這要是回答我很贊同這個觀點,豈不是得罪了一大堆商業片導演?要是回答我不贊同,好像也不行,會讓一直為自己發言的支持者們寒心,而且也會得罪一大堆文藝片導演。
方遠認真想了想,回答道:“關於金牛獎如何評選,我相信評委們有判斷的原則,我尊重他們的評選結果。”
女記者愣了一下。
不對啊,當初你不是還炮轟過柏行,說他的電影沒有故事性嗎?怎麼現在變得這麼圓滑了,回答得滴水不漏,一點破綻都沒有。
“方導,金牛獎的。”
她還想再問,主持人馬上打斷了她,“不好意思,每次被抽到的人只能問一個問題,請這位記者朋友坐下吧,不要干擾下一個提問者。”
沒問出什麼猛料,女記者有些不甘心地坐下了。
下一個被抽到的記者站了起來,“方導,馬上就是金牛獎的提名日了,你認為評委們會不會在評選上更加偏向商業電影,從而導致《當幸福來敲門》在本屆金牛獎上顆粒無收呢?”
“還是那句話,我相信評委們有自己判斷的原則,不管《當幸福來敲門》最後有沒有提名,能不能獲獎,我都尊重評選結果。”
嗨呀,還不上當,記者們不死心,後面幾個記者問的都是“你覺得金牛獎的評選確實偏向商業片嗎?”“如果沒有大獎提名,會覺得遺憾嗎?”之類的問題,方遠見招拆招,一一化解。
剩下的記者總算看明白了,方遠不像他的年齡一樣“年輕”,簡直是個老油子,也絕了深挖猛料的想法,開始問一些票房預期、電影趣事之類的問題。
呼。
下了臺,方遠長出一口氣,總算把這場路演撐過去了,不過一想到後面還有好幾場在等著,他就又頭疼起來。
宣傳真是不容易啊,趕緊弄完吧,過幾天我還要和沈蘭一起看電影呢。
誒,對了,我還有約會啊。
一想到還有場約會在等著自己,方遠又精神起來,坐上車朝著下一個城市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