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真是文藝導演啊> 第四十四章 大不同的電影評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四章 大不同的電影評價 (1 / 2)

週六,《大偵探》狂攬7000萬票房。

吳森從演員轉型導演的處女作便收穫成功,可謂是春風得意,各種採訪都是笑意盈盈。畢竟才上映兩天就收穫一億多票房,再有幾天就能把製作成本全部收回來了。

這次可不跟以前拿固定片酬一樣,要知道這部電影他可是出資過半,票房越多他賺得就越多,所以他現在鉚足了勁兒,呼朋喚友地做宣傳。

雖然週末的票房情況還沒統計出來,不過據遠端影視在幾個大城市熱門影院的摸底情況來看,上座率還是很高的,估計週末單日票房還會再創新高。

各家媒體也是紛紛報道,雖然褒貶不一,但聲勢算是炒起來了。

時間就這樣來到週一,《當幸福來敲門》終於正式上映,雖然沒有《大偵探》那樣聲勢浩大,不過好歹也是3500萬宣發資金砸下去了,還是有一定熱度的。

“誒,雅雅,等會下班去看電影唄。”趁上司沒在辦公室,劉敏小聲地跟旁邊的同事說話。

張雅也小聲回答:“好啊,看什麼電影啊?”

“最近不是有兩部電影很火嘛,《大偵探》和《當幸福來敲門》,你隨便選一部吧。”

“行,我先看看,選好跟你說。”

張雅環顧一圈辦公室,見上司還沒回來,於是低頭拿出手機點開了豆瓣。

她可是資深豆瓣使用者了,平時看電影都是在這上面選的,這次也準備先看一下豆瓣上的影評,再決定等會要看哪部電影。

先是搜尋了“大偵探”,霍,影評還真不少。

張雅隨便點開一篇。

標題“搞笑是評價喜劇的最高標準”。

“或許是吳森和他的明星朋友們三天兩頭的密集宣傳,加上年末這樣一個尷尬的檔期,我之前並沒有對《大偵探》有過多的期待,甚至還有一點反感。”

“直到朋友對我一番安利後,我才決定踏進電影院一看究竟。沒想到看完整部電影,我對它徹底改觀了。現在我覺得《大偵探》是電影市場幾個月以來的最大驚喜,它6點幾的評分被嚴重低估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喜劇片都在追求笑中帶淚。就是既要讓觀眾爆笑,又要讓觀眾感動。但其實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情感,想用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就推動觀眾達到這種情緒,很難。所以大部分打出這句宣傳語的電影兩個標準都沒做到,淪為了笑話。”

“而《大偵探》則是老老實實地做了一部純粹的喜劇,導演兼主演吳森拉來一幫圈內好友,讓這些明星都以真實身份出鏡,用各種方式去調侃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標籤、符號、梗、金句,於是整部電影驚喜與笑料不斷。”

“當然,《大偵探》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它有很多缺點,比如劇情有些段子化,搞笑的方式也有些做作,鏡頭語言的應用還很初級等等。但請不要忘了它是一部喜劇片,而它也確實做到讓觀眾笑了。”

“整場電影看下來,影院內的笑聲不斷,我認為,這就是對一部喜劇片的最高評價。”

整篇看下來,評價還可以,打分也是8分。

不過一家之言不可全信,張雅又點開下面一篇明顯持反對觀點的影評。

標題是“電影不是這樣拍的。”。

“在看之前,朋友們對這部電影多有好評,於是我是抱著走進電影院的。沒想到乘興而去,失望而歸。”

“整部電影劇情就跟玩一樣,明明上一幕主角還以為自己沾染上了兇殺案,結果下一幕他就跟女人泳池調情去了,玩呢?然後各種明星生硬地賣情懷、玩梗,看得我簡直要尷尬死了。”

“再來說說《大偵探》的拍攝手法,吳森你轉型好歹也要做做功課吧。整部電影,畫面扁平,打光、佈景、鏡頭運動、道具都很含糊,也沒有一點場面排程設計。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初學者,甚至沒入門的人拍出來的,你這導演當得也太草率了吧。”

“還有通篇可見的廣告植入,做作的笑點,低俗的泳池戲份等等等等,缺點太多了。總之,我不怎麼推薦觀眾看這部電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