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休息一下,吃飯。”
休息間隙,方遠拿出了手機,網上已經有電影開機的新聞了,這也是前期宣傳的手段之一,在拍攝期間不時放出一點訊息,保持電影的熱度。
不過,多翻幾條新聞,方遠就發現輿論的導向似乎有點不對勁。
“自信還是冒進?新銳導演方遠新電影轉型。”
這是微博上一個大V文章的標題。
這標題就有一點質疑的味道了,方遠接著看下去。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剛剛收穫海外千萬票房,全球票房突破七千萬。其導演方遠最近又有了新訊息,據傳方遠已經完成電影開拍前的所有準備,新電影不日就將開機。”
“相信看過《彗星》的觀眾都會對方遠這個名字影響深刻,他一人身兼導演兼編劇,用十萬成本拍出了這部大熱電影,從這點來看,方遠無疑是一個很成功的導演。但或許是年少輕狂,又或許是過於自信。方遠的新電影沒有繼續拍攝熱門的科幻題材,反而一頭扎進了劇情片中。”
“華夏科幻電影的成功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前幾年張立新導演突破票房紀錄的《史前巨獸》在華夏徹底引燃了科幻狂潮,如今的票房榜單上前五名都同屬科幻分類。也正是因為科幻電影的受歡迎,這才有了這部《彗星》七千萬票房的奇蹟。”
“或許是被巨大的成功迷住了雙眼,這位新銳導演新電影的選題是在令人大為不解,筆者大膽預計,這部電影的票房或許將迎來一個斷崖式的下跌。”
“不過,這一天真的來臨的時候,我希望方導也不要自暴自棄,畢竟你在科幻電影上的才華,大家還是能看到的。屆時,觀眾們也要給予方遠這個年輕導演一些耐心,畢竟年輕人……”
好傢伙,電影剛開拍呢,這邊就有人在預言票房大跳水了,而且底下的評論裡還有好一些人在附和。
“年輕人,一點成功就忘乎所以了。”
“我就是一個科幻迷,還想著方導拍新電影了一定要支援一張電影票呢,沒想到人家不拍科幻片了。唉。”
“唉,如果他以後能重拍科幻片的話,還是可以一看的,畢竟《彗星》拍得是真的好啊,不過劇情片嘛,就不是我的菜了。”
“方導,別誤入歧途啊,你可是我這些年最看好的新人導演了,接著拍科幻片多好。”
“樓上的,難道柏行就比方遠差了嗎?《彗星》看得我想睡覺,不像柏導的《外星異客》,人類對戰外星人,看著就過癮。”
“就是,柏行粉絲加一,我也喜歡《外星異客》。”
除了這些誤入的柏行粉絲外,確實是有很多人對自己的新電影不看好啊,甚至還有自己的一些影迷在裡面。
不過方遠倒是一點沒受影響,自言自語道:“哼,等我拍完,就拿它狠狠地打你們的臉。”
“打臉?導演,打誰的臉啊?”
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方遠一跳,差點從小馬紮上摔下去。
轉頭一看,原來是劇組的工作人員。
“嚇我一跳,下次走路能不能有點聲音?什麼事啊?”
“導演,休息時間結束了,是不是繼續開拍了?”
“好。”方遠一躍而起,鬆鬆筋骨,“來來來,動起來,開拍了,都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