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趙兩家的聯姻彷彿一顆小石子投入水面,只激起了些許微弱的波瀾。
別看早朝的時候群臣都要恭恭敬敬地拜見帷幕後的符皇后。
可他們都很清楚,就連符彥卿都被“軟禁”在魏州不得動彈,足可見這位符皇后純粹就是個擺設,符趙兩家的結姻自然也就無甚影響。
每當朝會,群臣們面朝的是帷幕,眼睛看的卻都是最前頭的首相範質。
在先帝郭榮賓天后, 以範相公為首的三名宰執兼樞相,才是這大周朝真正的掌舵者。
又是一次朝會日。
六歲的娃娃皇帝郭宗訓高坐帝位,他身側是帷幕後影影綽綽的皇后符氏。
今日朝會只有一項重要議題,那就是先帝郭榮的葬禮。
亂世時期軍事壓力巨大,中原五朝都不約而同地將絕大部分財政預算花在了軍隊上。
再加之五代皇帝多出身微末,起於窮苦, 故而在登基之後他們大多都崇尚簡樸。
郭威郭榮這父子兩自然也不例外。
這父子二人的嬪妃都只有個位數, 執政期間皇宮幾乎沒有增加過宮女內侍,一應用度也是越簡單越好。
按照郭榮的死前立下的遺囑,他堅持薄葬,陪葬品不含任何金銀,僅僅只是些常穿的衣物以及一張最新的周朝疆域圖。
可即便是薄葬,身為帝王,該講的禮節還是不能少的。
按照此時慣例,皇帝下葬須設“大禮五使”主持葬禮。
分別為山陵使、禮儀使、鹵簿使、儀仗使以及橋道頓遞使,其職責看差遣名便可知一二。
其中負責山陵使統籌全域性,通常由宰相擔任。
而負責疏通道路、修築陵墓的橋道頓遞使則常由陵墓所在地方長官兼任。
其餘三個差遣也多由朝中重臣充任。
三相王溥望著身前正娓娓而談的範質,不免有些擔憂。
這大禮五使的名單由範質提出,大體也得到了另外兩位宰執的認可。
但對於其中一個名額,王溥稍有意見。
王溥不由回想了昨日在政事堂中的爭執。
“範相公,讓竇儀任禮儀使,是否稍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