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的確是心動了,可心動不代表一定會馬上行動。
起兵造反不是請客吃飯,而且一旦發動就再無回頭路可走,必須構築嚴謹且合理的全盤計劃。
在與呂胤進行過初步探討後,趙匡胤立刻開始一封接一封地寫信,與一干同黨們溝通計劃的可行性。
這一計劃的關鍵角色其實並非趙匡胤,而是能夠偽造軍情的韓令坤、李繼勳以及孫行友等人。
這幫軍頭能否壓服轄地軍隊, 能否順利偽造軍情,能否完美瞞過範質,這些才是篡位計劃是否能夠順利推進的關鍵所在。
並且這三步每一步都極為關鍵,一步都不能出錯。
黃昏日暮之際,趙匡胤寫完所有要發出的密信,把筆一丟, 往椅背上一癱:“總算是寫完了。”
比起在書桌前受折磨,趙匡胤更情願拿著刀在戰場上砍翻十幾號壯漢。
可坐到他這個位置上,做事已不能只顧喜好。
呂胤在旁侍候磨墨, 一邊手腳麻利地整理著文房四寶,一邊說道:“使相辛苦了,這些信定會帶回好訊息。”
趙匡胤疲憊不堪,用力擠出點笑容:“那就承你吉言了。”
說實話,這次計劃要瞞著魏仁浦,趙匡胤在忐忑之餘更添了一股莫名的興奮。
但興奮的勁頭過去後,他的心中又不可避免地升起陣陣不可斷絕的憂慮。
見趙匡胤笑得很是勉強,呂胤寬慰道:“使相吉人自有天相,在下前些日子私下拿了使相的畫像去給相師看,七八個相師都說使相這面相就是做皇帝的相。”
“你拿我畫像去給相師看?”趙匡胤眉毛一挑,問道:“這事你怎麼不早說?”
呂胤收拾好了筆墨,微微低頭:“在下怕那些相師亂說,故而才先斬後奏。”
趙匡胤指著呂胤的鼻子,笑道:“好啊,我說你怎麼建議我先斬後奏,原來這招你早就用得爛熟了。”
雖然趙匡胤對面相這種東西不是很相信,但人越是迷茫的時候這迷信就越是管用。
呂胤心裡有了底, 頭又抬了起來:“使相不怪罪在下就好,在下也是一時心急,故而行此下策。”
“你這是好意,我怎會怪你。”趙匡胤擺了擺手,接著說道:“對了,有件事我心裡還是沒底,你幫我參詳參詳。”
“使相請說。”
趙匡胤斟酌一二,緩緩說道:“是這樣,我方才一邊寫信一邊在想,咱們先斬後奏,讓韓令坤他們先行偽造軍情,從而迫使魏樞相也提前做決斷,可若是魏樞相不幫咱們,這事又該如何?要知道李重進就在曹州,這領兵之位可不一定會落到我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