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三個備選人選,但其中只有一人合乎規矩。
這招從古至今都屢試不爽,吳廷祚混跡官場多年,自然也是個中好手。
魏仁浦不給吳廷祚留情面,冷笑一聲:“吳樞相何必繞彎子,想讓李重興接手滄州直說便是,你可是樞密使, 有這個權力。”
算盤被點破,吳廷祚並沒有感到絲毫羞赧。
在官場上,臉皮有多厚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吳廷祚只是淡淡地說道:“魏樞相若有合適人選當然也能提出來,這樞密院又不是一言堂。”
魏仁浦皮笑肉不笑地抽了抽嘴角:“吳樞相說笑了,這議題我剛剛才知曉,一時半會哪能想出合適人選?”
吳廷祚質問道:“那魏樞相的意思是?”
魏仁浦不再看吳廷祚,轉頭望向範質,並恢復了平和的語調:“範相公,由於人選不合理,這個議題必須延後。”
“魏樞相,我只是參知,軍事上的事情我可做不了主,你與吳樞相商量著來便是。”範質並不打算參與決議,他只會行使最終否決權。
沒錯,樞密院的任何決議都需要四位重臣一致同意方可實行。
範質的意思就是,這滄州節度留後的人選問題你們先吵著,有最終結果了再告訴我,至於是否同意,那要看我心情。
看起來範質是在敷衍魏仁浦的提議,但他實際上也將王溥摘出了議事環節。
算是給魏仁浦和吳廷祚提供了一個可以公平競爭的舞臺。
滑不粘手的老泥鰍......吳廷祚在心底暗罵一句。
事情演變成了真男人1V1,王溥這位幫手是派不上用場了。
不過吳廷祚並未放棄,他朗聲道:“此議題不能延後,去滄州的御醫發來急信,稱李彥頵病急如猛虎,恐時日無多, 然契丹隨時有可能入寇,滄州不可一日無主將,須立刻派人赴滄州接替李彥頵。”
吳廷祚很明白,拖得越久變數越多,必須今天就定下人選。
然而魏仁浦有了一小段緩衝時間後想出了對策,他冷冷說道:“正因為滄州無比重要,才不能草草決定節度人選,李彥頵就任滄州節度留後本就是個意外,滄州在他治下混亂不堪,如今也該由正任節度使接管滄州了。”
得,議題又回到了節度使和節度留後的爭論上了。
李彥頵商人出身,能力有限不說人還特別貪婪,經常明目張膽搞一些得罪他人肥自己腰包的破事。
自郭榮繼位以來,李彥頵當了好幾任地方長官,他得到的彈劾壘起來能比他人都高。
其中有來自地方百姓的、有來自地方豪強的,還有來自邊疆少數部族的,當然也少不了地方官員和朝廷諫官的。
大部分官員都撈偏門,但大家都知道偷摸著來,哪怕稍微掩藏一下呢。
可李彥頵不會偷摸著來,他仗著背後有皇帝撐腰,講究的就是一個明目張膽、直來直往。
在延州(今延安)當長官的時候,李彥頵竟吃了豹子膽般把手伸到了部族的頭上,要加他們的稅。
可少數部族豈是這麼好惹的?
這時候的延州那是貨真價實的民族熔爐,吐蕃人、回鶻人、党項人、契丹人...西北地區叫得出名來的少數部族都有族群定居在延州,人數加起來是當地漢人的好幾倍。
李彥頵要加他們的稅,這幫桀驁不馴的少數部族就敢拿明晃晃的刀子當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