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五代末> 第六十五章 投其所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五章 投其所好 (1 / 2)

迎著墨玉亮晶晶的雙眸,李延慶微微一笑:“這的確不可思議,我知道某些讀書人痴迷古籍,但王溥痴迷古籍的程度的確超乎想象。”

說著他脫去厚厚的披風,坐到了床榻上,緊挨著妻子安清念。

左手伸入厚厚的絨毯中,準確摟住妻子纖細的腰肢,李延慶接著說道:“而且王溥似乎缺乏為相的自覺,這是馮吉與王溥接觸多日後的推測,我今日也稍有感覺。”

溫暖和熾熱從寬大的手掌瀰漫至全身,安清念舒服地眯上了眼,語調慵懶道:“缺乏自覺?這是何意?”

李延慶徐徐說道:“最近這些日子,王溥依然如往常一般向馮吉傾訴苦悶,也依然無意識地向馮吉透露官場上的種種機密,甚至包括不少樞密院的機密,可見他並未意識到他目前的權位是何等之重要,再聯想到他上個月喪父,以及他過往的種種明智舉動,我便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安清念小鳥依人地枕在丈夫肩上,順勢問道:“什麼想法?”

兩人婚前書信聯絡一年多,成婚也已近一年,但面對面相處的時間實則非常短,如今正是如膠似漆的時候。

“我認為,王溥在過往的十餘年中每一次選擇都無比正確,而如今卻逐漸亂了方寸,是因為其父王祚才是陰影中的宰相,而王溥不過是代行王祚的意志。”

李延慶的猜想不可謂不大膽,而且並非毫無根據。

王溥的父親王祚出身行伍,投到前朝高祖劉知遠麾下後卻不再領兵,反而成為了劉知遠的行軍司馬,替劉知遠管理糧秣軍需。

現如今,經李延慶推舉,投效到李重帳下的楚昭輔也是乾的同樣的工作。

話說回來,待到劉知遠創立後漢,王祚搖身一變當上了後漢朝的三司使,成為了執掌一國財政的計相。

若非劉知遠早亡且後漢朝短命,王祚極有可能會以武人出身入主政事堂,成為三位宰執之一。

按理來說,像王祚這樣與前朝深度繫結的官員,在改朝換代後一般都會遭到清洗。

可王祚非但沒有遭到先帝郭威的清洗,反而在周朝建立後升任地方刺史,成為了封疆大吏,其子王溥也隨之入主政事堂。

一時間,王家的聲勢反而比前朝更為顯赫。

在李延慶看來,王家能在兩個朝代都吃得開,王溥年紀輕輕就能入主政事堂,必然都是靠著老辣的王祚從中運作。

其實類似推測李延慶與安清念早已有過討論。

為了李、安兩家的將來,夫妻二人對未來進行過各種各樣的猜想與推測。

大到局勢的變化發展,小到某個棋子具體該如何安排,李延慶與安清念都會不厭其煩地推演。

當然,所謂計策終究是越複雜越容易失敗,而越簡單的計策則越容易成功。

無論是從原本的歷史走向看,還是從眼前的局面看,郭榮都支撐不了多久了。

按照李延慶記憶中的原本歷史,趙匡胤會在陳橋驛黃袍加身,篡奪周朝。

這陳橋驛麼,李延慶自然查過地圖的。

此地位於開封城東北三十餘里,乃是一處尋常軍驛。

唯一特別之處,就是此驛乃是開封兵馬北上河北的必經之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