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名成員都在御史臺為官,彈劾官員本就是他們的任務。
況且大量彈劾趙匡胤的奏摺即將如雪片般飛向皇宮,這兩名官員的彈章夾在其中並不會給他們帶來什麼風險。
馮吉也端起茶碗品了口茶:“衙內與趙家的仇怨我素有耳聞,如今趙匡胤自尋死路,衙內趁此良機向其發難可謂恰到好處,但我個人以為,衙內的手段或許略有些不妥。”
李延慶伸出右手,做了個請的手勢:“若有高見,少卿不妨直言。”
“高見倒也算不上...”馮吉頓了頓,臉上泛起笑意,問道:“衙內以為,趙匡胤對聖上而言,是怎樣的存在?”
趙匡胤是郭榮的何人?
簡單點看,兩人不過就是君臣關係。
但往深了看,兩人絕不止是君臣這般簡單。
趙匡胤乃是郭榮的幕府舊臣,在郭榮初任節度使時就投身到郭榮帳下。
在此時,節度使與幕府臣僚的關係,不是一般的主君與臣子,更像是利益高度繫結的“家人”。
節度使舉薦幕府臣僚為官,又為這些臣僚提供棲身之所。谷
幕府臣僚則要為節度使出謀劃策,並輔佐節度使治理駐地。
同時,幕府臣僚的前途也全繫於節度使一人。
投身到節度使帳下,就意味著自斷仕途。
但若是節度使能入主開封榮登大頂,則幕府舊臣也能雞犬升天、共享榮華富貴。
對於郭榮而言,趙匡胤不僅是他的臣子,而是更進一步的私士、家臣,他們兩人曾經休慼與共、一同進退。
馮吉提醒李延慶注意趙匡胤的身份,言下之意就是提醒李延慶:趙匡胤與郭榮的關係非同一般,對付一般大臣的手段對趙匡胤而言可能只是隔靴搔癢。
甚至還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在郭榮眼中,趙匡胤是隻有他才能驅使,才能訓斥的家臣。
若只是武將勳貴的內鬥,或許還不會引起郭榮的牴觸。
但若是大量文官也上奏摺彈劾趙匡胤,反倒有可能激起郭榮的逆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