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樸乃是當朝樞密使,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同時,他也是郭榮的親信寵臣,深受郭榮信賴。
按照常理來說,似王樸這等朝中大員出行時,定是前呼後擁、護衛森嚴。
不過王樸的生活一貫簡樸,朝廷雖為他承擔了五十名親隨的開銷,他卻只在府上養了勉強夠用的二十名護院,出行時也只帶寥寥數名護衛。
按照王樸的說法,開封乃是他的轄地,他在開封出行要是還帶著一大幫子護衛,豈不是讓天下人嗤笑這開封城治安極差?
王樸固然不願前呼後擁,郭榮卻憂心他的安危,派了皇室親衛暗中隨行。
對此王樸雖有不滿,卻也不好拒絕聖上的好意。
要想讓受到皇室親衛暗中保護的王樸死於非命,還要人不知鬼不覺,這幾乎是樁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反正趙匡胤是想不到解法,只能眼巴巴地望著魏仁浦。
魏仁浦嘴角露出成竹在胸的微笑:“此事看起來複雜,說來卻也簡單,只要將王樸置於皇室親衛鞭長莫及之地,我等再暗動手腳即可。”
趙匡胤更困惑了,問道:“這聽起來確實是個好主意,可又該如何施行呢?”
魏仁浦拿起一旁的茶碗,喝了口熱茶後徐徐說道:“首先,自然是要找到合適的動手地點,譬如王樸某位友人的家中,當他拜訪友人時,皇室親衛不能入門,我等只需在這位友人的家中做點手腳即可,就算沒法在友人家中動手腳,至少也能讓王樸偏離日常的路徑,我等在半道上提前做準備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趙匡胤沉吟道:“這聽起來確實可行,可王樸真有友人嗎?”
“或許有又或許沒有,這只是一種可行的辦法而已,若是此計不通,我自然另有計策。”
魏仁浦頓了頓,接著說道:“是官員就會有應酬,我等可以先尋一家頗有名氣的正店,好生布置一番,待王樸應邀赴宴之際再動手腳,這麼做的風險雖然高了不少,但相應的也更容易成功。”
趙匡胤輕輕點頭:“確實是好計策,就是太容易暴露了。”
魏仁浦耐心地說道:“只要是人想出來的計策,就總有風險,最簡單的,其實還是買通王樸身邊的近人,那樣要殺他就容易多了,譬如煤炭中毒,冬季即將到來,煤炭中毒甚是普遍,想來也不會懷疑到我們頭上。”
五代時期,中原地區已廣泛使用煤炭取暖,河北山西的產煤州都設有石炭務,專門負責開採煤礦。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煤炭中毒事件愈來愈常見。
每到冬季,開封城裡被煤炭毒死的人不比被凍死的人少。
趙匡胤聽罷眼前一亮:“這實乃是最佳計策。”
魏仁浦給趙匡胤潑了一盆冷水:“這對我們來說確實是風險最小的計策,可卻是最難施行的計策,王樸身側的近人統共才幾個?要想收買他們難如登天。”
簡而言之,魏仁浦一共提出了三條計策,施行的難度從小到大,成功率也隨之遞增。
趙匡胤望著桌上的開封城草圖,沉思良久後說道:“我打算先試著收買王樸的近人,若是不成則再做打算。”
“這都由你做主,你切記一定要萬分小心,沒有十足把握的時候千萬不要暴露自身。”魏仁浦的口吻就像是一名老師在囑咐最出色的學生。
在整個計劃中,魏仁浦只負責提供計策,要他下場殺人他既沒這個能耐,也沒這個人手,他不過是一根人畜無害的政事堂筆桿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