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翟守珣會突然認可李延慶話事人的地位?
是因為翟守珣意識到了自己與李延慶的地位差距。
這一路北上,翟守珣見過了十幾支祝壽的隊伍。
無一例外,這些祝壽隊伍的領頭人皆是王延訓這樣的高官之子。
符彥卿乃是異姓王,符家堪稱周朝第一家族。
祝壽使節的地位若是低了,那就是赤裸裸地輕視符家。
翟守珣自忖,以他的身份是絕對擔不起使節之位的,他也意識到,為何姐夫會讓他與李延慶隨行。
雖對李延慶心懷怨恨,翟守珣倒也並未被怨恨所矇蔽,他心裡多少還是有點數的。
在李家內部,由於翟氏受寵,他仰仗姐姐與兩個外甥尚能作威作福。
可出了李家,他翟守珣不過就是李重進繼室的弟弟罷了,豈能代表李家?
而且這一路行來,李延慶的廣博見識以及出色的待人接物能力都令翟守珣暗暗心驚:
自己這個外甥竟這般出色了?
果然,這李三才是他們三兄弟中最有威脅的......
此子斷不可留......在某個瞬間,翟守珣甚至對李延慶起了殺意。
不過這殺意轉瞬就煙消雲散了。
北上的三十六人中,翟守珣的親信才佔了五人,餘下都是李延慶的親衛。
翟守珣在角落裡喝著小酒、吃著小菜,一對倒三角眼時不時往李延慶與王延訓的桌上瞥。
此時,王延訓與李延慶酒過三巡,越聊越起勁。
王延訓臉頰泛紅,左腳踩在板凳上,右手提著酒壺給自己倒酒,問道:“李兄,離魏王大壽尚有七日,你接下來有何打算?”
李延慶回道:“安頓下來後,明日我打算先拜訪魏王府,遞上名刺與禮單。”
“這是應有之義,明日我當與你同去。”說罷,王延訓又問道:“那之後呢?”
李延慶微微一笑:“在大名府逛逛,領略一番魏州的風土人情。”
王延訓舉起自己的酒杯,向李延慶示意:“我正有此打算,明日你我同遊大名府,李兄意下如何?”
李延慶自然也是舉起酒杯:“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