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榮一錘定音,座下武將們即便心有怨氣,卻也不敢多加辯駁。
如今之郭榮大權在握,無人敢對他的決定置喙。
“範再遇一事已定,接下來便是泗州降卒的安置。”郭榮環顧眾臣:“諸位可有什麼好主意?”
現在的郭榮看起來精神奕奕,完全不像個剛從病床上爬起來的傷患。
論重要程度,安置泗州降卒並不比安置降將範再遇低。
為迎戰南下的周軍,淮南各州都是瘋狂擴軍。
就以泗州為例,泗州的在冊人口才不過八萬,但在編軍隊卻足有一萬五千餘人。
雖然由於戰事折損了九千,可這餘下六千士兵該如何安排也是個大問題。
淮南其餘十三個州的情況與泗州大抵相同,周軍日後征服這些州也會遇到安置降卒的問題。
若是能妥善解決泗州降卒問題,那此次的經驗便能順勢推廣整個淮南。
次相魏仁浦出列道:“陛下,若是按照慣例,處置降卒共有三種辦法。其一,是將降卒新編一隊,或是隨禁軍征戰,或是就地擔任新佔州郡的州軍;
其二則是特赦降卒,令其自由選擇留軍待命或是歸鄉耕種;至於這第三種辦法,則是將降卒發配往各處礦場。”
郭榮略作思忖,說道:“如今泗州百廢俱興,不如就讓這些降卒就地擔任州軍,以維持泗州治安。”
魏仁浦面露難色:“以往通常都是採取這個法子,只是如今泗州降卒太多,一個泗州恐怕不夠安置......”
在周朝,一個內地州的州軍通常不會超過三千人,只有邊境的邊防州是個例外。
待到整個淮南納入周朝版圖,泗州就將成為內地州,六千州軍大大超出了內地州的州軍容量。
郭榮當即指示道:“他們本就是泗州百姓,多餘的直接放歸鄉里耕種便是,泗州經此一役,空閒土地總是有的。”
但魏仁浦依舊錶示行不通:“這...恐怕也不行。”
郭榮臉上泛起怒意:“為何不行?”
魏仁浦將頭埋低,拱手道:“陛下,淮南兩年經歷兩次戰事,淮南各鎮主帥皆施行堅壁清野之策,致使百姓流離失所,田地荒蕪廢置。
如今正是早稻播種時節,可淮南依舊戰亂不休,可以預見淮南在未來一兩年內定會陷入饑荒,屆時淮南各地極易叛亂,偽唐也會從中挑撥,若是放任泗州這些降卒歸鄉,那日後這些降卒便會淪落為叛民,擾亂我朝治理淮南。”
大戰之後必有災荒。
更何況淮南在兩年之內兩度遭到周朝入侵,淮南各州百姓流離失所,田地荒蕪無人耕種。
待到戰事結束,一場席捲淮南的大災荒是不可避免的。
泗州守將範再遇徵召百姓參軍,一方面是為了加強城防力量,另一方面也是用軍費來彌補拋棄田地入城避難的百姓。
如今這些士兵都成了降卒,養活他們的重任就落到了周朝手上。
可週朝也沒有餘糧。
就連南征的軍糧,周朝也是勒緊褲腰帶才擠出來的,哪來糧食養活泗州乃至淮南十四州數以萬計的降卒?
郭榮用力一拍扶手,指著魏仁浦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說究竟該如何安置這些降卒?”
魏仁浦心裡苦,憑什麼他要當被捱罵的倒黴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