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撲進慌亂的羊群,就是一場殘忍的屠殺。
今日的周軍殺入唐軍營寨,亦是如此。
在周軍水陸兩端的包夾下,方寸盡失的五千唐軍就如同待宰的羔羊,毫無還手之力。
從清晨至正午,濃霧散盡。
原本清澈的江面被鮮血染紅。
除了幾百名僥倖登船逃跑的唐軍,餘下唐軍都成了周軍的刀下之鬼。
肆虐了一個上午,周軍五千鐵騎終於停下了腳步。
鐵騎軍都指揮使石守信帶著滿身血腥,步履深沉地步入大帳,對上首的趙匡胤拱手道:“太尉,這支南賊的主將似乎乘船逃了。”
趙匡胤所坐的位置,正是唐軍主將鍾鎬的帥位,他翹著二郎腿,正翻閱著唐軍的往來文書。
“呵,逃了便逃了,他躲得了今日又豈能躲得過明日?”
趙匡胤笑得很是輕蔑,他對陣唐軍從未有過敗績,無論是地方州軍還是南唐禁軍在他手上都討不到便宜。
石守信沉聲問道:“營內南賊已然肅清,接下來我軍是繼續追擊,還是?”
“此戰戰果已然超乎預料,就先不追了,讓水軍也都收攏起來。”
趙匡胤用兵以穩健為主,再往東,淮河的江面變寬,唐軍的樓船能夠發揮作用,而且也不能判斷前方是否又伏兵埋伏,繼續追擊風險很大。
說罷,趙匡胤合上文書,從帥位上起身:“聖上也快到了,你隨我去面聖,這次的功績我會都算到你頭上。”
趙匡胤身為節度使,已經到了武官的頂點,為擴張勢力,他要讓麾下的黨羽儘快升官。
“多謝太尉提攜。”石守信聲音洪亮,面色如常看不出喜怒。
當年,趙匡胤、李繼勳、石守信等十人歃血為盟,結為異姓兄弟,號稱義社十兄弟。
李繼勳年紀最大,也是十人中攀升最快的,早在先帝郭威時期,他就已位列殿前司高官。
顯德元年十月,李繼勳升任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正式成為節度使,也成了義社十兄弟的領頭大哥。
但在去年,李繼勳因陣前指揮不當,其步軍都指揮使的差遣被撤銷,還被外放為河陽節度使,徹底離開了權力中樞。
領頭大哥的旗幟便交到了異軍突起的趙匡胤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