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包圍濠州城僅僅五天就發動了進攻,而且是南北同時發力的大規模進攻。
這全然出乎濠州守將郭廷謂的意料。
哪有人攻城這般著急的?不按套路來啊?!
郭廷謂站在濠州的南門上,望著潮水般湧向濠州城的周軍士兵,以及一座座觸目驚心的攻城器械,雙眼直髮愣。
其實,李重進也不想這麼早就攻城。
按照他的節奏,怎麼說也要先把濠州城圍上一兩個月,先看看能否誘敵出城,或是打點小規模的攻防戰,試探試探城內守軍的實力。
李重進認為,攻城就像是釣魚,要先把魚溜累了,溜乏了,這樣才能十拿九穩地提上岸來。
當初在壽州城下,李重進能耐住八個月的寂寞,到了濠州再等上一兩個月對他來說當然毫無問題。
可李重進能等,郭榮卻不能等。
城內守軍不超過兩萬,還都是些兵甲不足、訓練不精的地方雜牌部隊。
反觀周朝南下大軍,足有八萬禁軍精銳,全員披甲不說,還攜帶了大批精良的攻城器械。
優勢在我,為何要等?
郭榮一向是個急性子,況且周軍存在糧秣不足的隱患,此番南下當然是要速戰速決。
區區一座濠州城還滿足不了郭榮,他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濠州東面的泗州、楚州等南唐重鎮。
若是能一鼓作氣,沿著淮河直接捅穿南唐的淮河防線,一路捅到東海邊上,這淮南十四州不就是囊中之物了嗎?
郭榮能產生此等“不切實際”的野心,都是源自南唐朝廷的不作為。
是,李重進確實是在紫金山擊潰了南唐的五萬禁軍。
但南唐禁軍怎麼說也有個十來萬,不至於一兩萬援軍都派不出來吧?
郭榮本以為,此番南唐為了應對他的親征,怎麼著也會派些援軍北上支援。
可結果呢?
南唐朝廷不但一個援軍都沒派出來,甚至還沒有組織淮南諸節鎮的聯防。
郭榮一路暢通無阻地東進到濠州城下,才曉得這泗州、楚州等地的唐軍壓根就沒派兵支援濠州。
好傢伙,這不是送給郭榮各個擊破的良機麼?
郭榮本來只想著能拿下濠州就好,現在他是徹底膨脹了。
在御前會議上,郭榮甚至放出豪言:一個月內攻破濠州,三個月內橫掃淮河,半年之內光復淮南、飲馬長江!
李重進本來還想出言勸諫,但議會上的氣氛太過狂熱,大部分年輕武將都想著建功立業、升官發財,李重進也只能將諫言收回腹中。
既然要強攻,那就打唄。
李重進雖不喜歡用強,但也不懼怕使用強攻,他很自信,若論攻城,這周朝軍中他李重進若是自稱第二,那就沒人敢稱第一。
周軍在城南的攻勢有多麼犀利,城頭上督戰的郭廷謂最有體會。
郭廷謂不愧是出身將門世家,他根據周軍的動向,猜測到周軍有可能從城南發動主攻,故而一直在城南督戰,哪怕城北水寨遭襲他也不為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