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五代末> 第二十七章 宰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七章 宰執 (2 / 2)

這事關郭榮能否再度南下親征。

若是顯德三年的秋稅未能按時按量運抵開封,郭榮再度親征的美夢就將破碎。

秋稅的徵收本應該是三司的職責。

但本朝計相、三司使張美此刻正在山東監修五丈河河道,所以三司的一部分職權被暫時劃撥給了政事堂。

以範質為首的政事堂,擔負起了本年度的秋稅徵收。

範質早知郭榮會有此問,不慌不忙回道:“陛下,各地秋稅正有序運往開封,近一半州縣的秋稅已然入庫,只是由於淮南一戰抽調了淮北十數萬民夫,今年的秋稅相比去年會少三成左右。”

在淮南時,郭榮為強攻壽州城,在淮北征調了十幾萬民夫協助攻城。

郭榮這孤注一擲非但沒能攻破壽州城,反而在城下折損了近十萬軍民。

事後,郭榮部分減免了被徵調地區的夏稅與秋稅,這才勉強將這些地區的民怨壓了下去。

但淮北乃是周朝最重要的產糧地之一,減免了這一地區的賦稅,必然會導致周朝今年的秋稅收入大幅度下降。

郭榮面色霎時沉了下來:“三成...是預料之中的折損,尚能接受,只要山東一地的秋稅能按時運抵,朕依然可以南下。”

整個周朝,能為朝廷提供可觀賦稅的地方僅有兩處。

其一便是包含河南在內的廣義淮北地區,這一地區也是中原傳統的產糧重地,雖自唐末以來屢遭戰亂,但靠著平坦的地勢以及密佈的水網,總能在戰後飛速重建。

其二則是山東地區。

雖然山東多丘陵山地,但近六十年間山東從未遭遇過戰亂,大量百姓逃難山東。

山東已成為周朝人口最為密集的地區,糧食產量自是水漲船高。

河北雖然在唐朝時富庶甲天下,但在歷經百年戰亂後,此時的河北殘破不堪,早已不復昔日光景。

河北又時刻面臨契丹的威脅,非但不能自給自足,反而要朝廷調撥糧草才能維持邊防部隊的供給。

洛陽以西的關中地區蕭條已久,邊防壓力僅次於河北,靠著唐朝留下的基底,勉強能夠自給自足。

如今淮北地區的夏稅大打折扣,郭榮能指望的,也就只有山東地區的賦稅了。

郭榮之前派張美疏浚五丈河,正是為了方便調運山東的糧草。

只是張美不給力,至今仍未能疏浚河道。

這調撥秋稅的壓力,便全壓到了政事堂的肩上。

“陛下,山東的秋稅已陸續運入開封,如今只剩下最為偏遠的登、萊二州尚未運抵,不出意外,此月內山東的秋稅便會一兩不差地運抵開封。”

調撥秋稅這點“小問題”,對範質來說易如反掌。

全周朝的縣令縣尉,皆出自範質的任命,他對於各縣的掌控,在整個周朝也無人能出其右。

《奮鬥在五代末》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更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