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湜、劇可久。
前者是知雜事御史,御史臺的二把手。
後者是大理寺卿,大理寺的一把手。
兩人皆是司法方面的高階官員。
而範質最近與這兩人來往密切。
以魏仁浦為官多年的經驗,以及在政事堂對範質的密切觀察,他認為範質極有可能對現行律令動手。
當然,這只是魏仁浦的猜測。
又或許,範質只是想提前為審訊韓倫做準備呢?
但趙匡胤對這中間的門門道道,實在是搞不明白。
他入官場還不過六年,又只當過武官,對朝中文官圈子裡的事情知之甚少。
趙匡胤疑惑地撓了撓額角:“你說的這個整頓律令,莫非與我們關係很大?”
不等魏仁浦解釋,趙匡胤又問道:“我知道,範質整頓律令,應該是要限制武將的特權,譬如削減以官抵罪的適用範圍,但這對我們來說幾乎沒有影響,還是說,我們能利用他的這一舉動,從中獲利?”
“我們當然能從中獲利,而且是大利!”
說到“大利”兩字時,魏仁浦著重加強了語氣。
趙匡胤心中一凜,連忙回道:“還請魏相細說。”
“範質若要整頓律令,就必然損傷到我朝大部分武官的特權,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魏仁浦頓了頓,見趙匡胤仍是一臉茫然,看起來並未參透其中深意。
元朗終究還是稚嫩了些,不過也無妨,有足夠的時間教導他......魏仁浦思緒微動,接著對趙匡胤道:
“如今,李重進、張永德以及袁彥皆在淮南,而韓令坤很快便會淪為戴罪之身,而元朗你即將加官節度使,屆時你就是開封城內官階最高的武將,不過你年紀尚輕,又缺乏足夠的戰功與威望,難以服眾,範質此舉,便是你威服眾人的絕佳機會。”
魏仁浦說罷,對趙匡胤投向期待的眼神,心中暗道:我都說到這份上了,元朗應該能想明白,若是他連這點都想不明白,那我恐怕得考慮換個人栽培了......
一介小吏出身的魏仁浦之所以能逐步登上相位,靠的正是慧眼識珠,在先帝郭威擔任樞密副使時,就傍上了郭威的大腿。
而後,在郭威起兵推翻後漢朝建立周朝的過程中,魏仁浦又獻力良多,才得以飛上枝頭變鳳凰。
如今,魏仁浦又相中了年紀輕輕的趙匡胤。
在他看來,趙匡胤乃是郭榮幕府出身,深受郭榮信賴,輕而易舉便可身居高位、執掌禁軍。
而且趙匡胤缺乏政治鬥爭的經驗,又新近喪父,家中少了頂樑柱,依賴魏仁浦的政治經驗,是絕佳的盟友。
當然了,魏仁浦也不是說一定要扶持趙匡胤謀權篡位,他不過是想給自己加一道保險罷了。
如果周朝亂了,那魏仁浦就會說服趙匡胤起兵謀權。
而若是周朝沒亂,那魏仁浦也不會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