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郭榮相熟多年,郭榮那獨斷專行的性子趙匡胤最是熟悉。
只要是認定的事情,除非實在走不通,否則郭榮就一定會一條路走到底。
洛陽那邊的事情,此番怕是難以善了了,但也不是什麼大事,無非是韓倫一人遭殃罷了,而且韓倫此人確實作惡多端,活該遭到懲處,德順堅持其父無罪,這必然會得罪聖上,不過德順並不愚孝,再過幾日應該就能想通透了......趙匡胤很快將這樁煩心事拋之腦後,起身走出了偏廳。
離開了偏廳,趙匡胤騎馬離開了趙府,很快便到了西外城一處小院。
小院臨街,門口栽著兩顆幼嫩的柳樹苗。
這是朝廷的最新規定,開封外城臨街的房屋,都需在門口栽培柳樹,以改善市容。
院門緊閉,趙匡胤敲了兩下房門,停了小會,又連著敲了四下。
很快,院門開了條縫,露出王仁贍方正的國字臉。
見來者是趙匡胤,王仁贍熱絡地開啟院門:“太尉來了,快請進。”
趙匡胤將手中韁繩交給王仁贍,抬腿邁過院門,打量起小院來。
進門,是一顆梅樹以及一顆棗樹,兩顆樹的樹冠都很旺盛,顯然是從別處移栽而來。
往前,是一塊無字青石照壁。
越過照壁,後頭是兩進院落,其中第二進院落的主屋是一棟兩層小樓。
趙匡胤是第二次來這處小院了,相比第一次時,變化頗大。
此時,王仁贍已經將坐騎拴好,來到了趙匡胤身後。
趙匡胤揹著手,回頭誇讚道:“這院子整理的不錯,比上次好多了。”
這處院落是趙匡胤新近買下來,用於安置斥候軍的場所。
前陣子王仁贍向趙匡胤舉薦了自己失業的幾十名同袍,趙匡胤稍作考察就全盤招募到了自己帳下,並安排王仁贍為這支斥候軍的頭領。
趙匡胤又將弟弟趙匡義託付給了王仁贍,讓王仁贍帶著他好生歷練。
而王仁贍與趙匡義也得到了他們的第一個任務,那就是將這處小院裝修妥當,以迎接斥候軍的到來。
王仁贍卻知趣地回道:“院子整理得好,還得多虧三郎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