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五代末> 第八十七章 開封花入洛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七章 開封花入洛陽 (1 / 2)

碼頭既能聚斂財富,又可暗中培植勢力。

按照李延慶的初步計劃,這碼頭將會是他接下來兩年的工作重心,必須由他親手主持。

李延慶轉頭看向窗外,心中暗道:洛陽這攤子破事,也不知要到何時才能了結......

不過李延慶也知道這事急不來。

必須等趙普與馮吉將開封的事情辦妥了,李延慶在洛陽這邊才能跟進。

窗外的小院裡,種著鬱鬱蔥蔥的各式花卉。

洛陽人愛花也善於種花,洛陽牡丹更是天下聞名。

正值初秋,院中菊花與金桂盛開,陣陣芳香縈繞整個院落。

李延慶賞了一陣花,只覺些許疲倦煙消雲散,埋頭繼續研讀邸報。

看過朝堂動向,接著往下翻,是開封的各種要聞趣事,以及開封城各大市場的物價變動。

李延慶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到了糧價的變動:近來,開封城谷價甚貴,鬥米直二十錢。

這糧價漲得也未免太快了點......

李延慶記得很清楚,兩年前,河南地區糧價一斗不會超過十文。

而如今的開封城裡,一斗米市價高達二十文,較顯德元年翻了一倍還有餘。

李延慶對開封城瘋漲的糧價並不意外。

淮南戰事連綿大半年,十幾萬南征大軍耗空了周朝的糧倉,朝廷為了填補軍用,不得不從市面上收購糧米。

而郭榮年初強攻壽州城時,從河南與山東地區徵調了十餘萬民夫,這兩地都是糧米的主產區,當時正值春耕,勞動力的缺失造成了這兩個地區夏收減產,並最終反映到糧價上。

更要命的是,周朝為了湊齊征討南唐的軍費,在去年透過禁佛收繳了大量銅像,並將這些銅像都鑄成了銅錢流入市場,這無疑會導致通貨膨脹。

三管齊下,開封的糧價不暴漲才會讓李延慶意外。

不過糧價的暴漲,對周朝的大部分百姓來說,並不一定是壞事。

此時的百姓多是農民,只要不遭受天災人禍,家中還有餘糧,糧價的漲與跌對他們來說影響並不大,若是收成好甚至還能因此小賺一筆。

受糧價波動影響較大的,是城市居民,以及淮南地區因戰亂而無法耕作的戰區百姓。

而此時的城市居民,大部分是士兵及其家屬,小部分是商人、官吏,以及服務業從業者。

開封又是周朝人口最多的城市,糧價的漲幅定然冠絕周朝。

李延慶暗自慶幸:還好,自己透過放貸攢下了一筆餘糧,無論是賣出獲利,還是留下坐等升值,或是用來補貼烏衣臺的日常開銷,都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究竟要如何選擇,才能將獲利最大化?

李延慶稍作思考,便有了主意:留下兩千石用於補貼烏衣臺,餘下的存糧全部運到開封變賣,用作五丈河碼頭的啟動資金。

雖說目前的淮南戰事沒有停止的苗頭,但李延慶很清楚,父親李重進定然不會將戰爭拖到明年。

今年之內,淮南戰事應該就會迎來階段性進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