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時,不少小店的店名,都是跟著店主走的。
武二蒸餅鋪的店主,自然也叫武二,是個身高五尺三寸的黑臉中年漢子此時一尺約等於30厘米。
雖說名為蒸餅鋪,但店中除了主營的蒸餅外,還會賣麵條、饅頭等各種麵食,在租金頗高的恭思坊倒也還能維持生意。
正值午後,早已過了飯點,蒸餅鋪外門可羅雀。
武二靠在躺椅上,打著小盹兒,但還是會時不時睜開眼,看一眼店外的情形。
正當武二昏昏欲睡之際,店外傳來了清脆的馬蹄聲。
武二猛地睜開雙眼,正好見到牽著白馬的李延慶來到店門口,當即從躺椅上起身,笑著招呼道:
“這位官人,本店有熱騰騰的新鮮蒸餅,買幾個帶回家吃?”
李延慶回以微笑:“那好,給我來上三個。”
武二開啟蒸籠,用油紙乾淨利落包上三個熱氣騰騰的蒸餅,遞給李延慶時,又從腰間摸出一張摺好的字條,藏在油紙包的下面。
李延慶付過錢,接過油紙包:“謝謝了。”
武二恭恭敬敬地回道:“官人客氣,歡迎下次再來。”
李延慶返回家中,闔上房門,當即開啟握在手心的字條:
“自郎君今早離開宅邸,一路有兩個褐衣男子跟蹤郎君到留守府,巳時三刻,一跟蹤者離開留守府,進到了義修坊的王爽府邸。
當時,韓倫也在王府內,片刻之後,韓倫從王府離開,返回了在厚敦坊的韓府。
此外,郎君宅邸周邊,自今早開始,共有八人監視,竇儀的留守府外,也有不下十二名監視者,都是王爽與韓倫的人”
李延慶讀完紙條,心中暗道:我才剛入洛陽,韓倫與王爽就盯上我了?這十阿父看起來還挺棘手的,自己叫烏衣臺小心行事,倒也不算過分謹慎。
此番入洛陽,李延慶為迷惑十阿父,表面上只帶了張謙和以及十名親衛,算得上輕裝簡從。
但在暗中,三十多名精銳烏衣衛,早已在督察部長劉從義的帶領下,分批入駐洛陽。
恭思坊拐角處的武二蒸餅鋪,乃是烏衣臺的一個據點,早在三個月前就已設定,也是李延慶給烏衣臺下達命令的中轉站。
為避免打草驚蛇,在李延慶的指示下,烏衣臺目前還只是在不驚動十阿父的前提下,儘量收集情報。
同時,烏衣臺不會與李延慶在明面上進行聯絡,而是透過蒸餅鋪傳遞情報。
李延慶將紙條放回桌上,面色逐漸凝重。
就目前的情況看,十阿父們不光貪婪殘忍,還異常謹慎。
李延慶剛入開封,就受到了如此濃重的“禮遇”,足可顯現十阿父對他的重視。
按照四步棋的戰略,李延慶與竇儀目前最要緊的,就是找出一個可以上書的人。
這個人,必須是與韓倫有刻骨深仇,敢於赴開封諫匭上書,極端情況下,甚至還要直面天子郭榮。
但李延慶與竇儀的一舉一動,此刻早已處於洛陽地頭蛇十阿父的監視之中,要想找到這個人,說服他上書,並一路保護他平安趕赴開封,其難度簡直難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