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五代末> 第三十二章 成竹在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二章 成竹在胸 (1 / 2)

告身,便是為官的憑證。

親衛很快取來告身,呈到李延慶手中。

高錫已經猜到了李延慶的用意,低聲勸阻:“三郎,我們才剛入洛陽,不宜操之過急。”

“無妨。”李延慶接過告身,目光轉至仍舊委頓於地的中年男子身上:“你可識字?”

男子知道,面前這夥人八成不是韓家人,蒼白的面容恢復了些許血色,起身坐到一旁的矮凳上,點了點頭:“小的認得一點。”

李延慶向前幾步,俯下身,將告身遞到男子面前道:“我乃新任留臺監察御史,李延慶,你所說的韓家,可是韓倫?”

男子伸長脖子,將告身上能看明白的字全部仔細讀過,嚥了口唾沫,低聲驚呼:“原來真是御史,小的該死,竟將御史當成了韓家人。”

御史留臺在洛陽擁有極高的威望,其威望甚至在執掌洛陽的河南府之上。

這乃是前前前朝後唐留下的傳統。

後唐建立者李存勖以唐朝正統自居,覆滅後梁之後,將都城從開封遷至昔日唐都洛陽。

在當時,眾多權貴以聚斂民財、兼併土地為己任,以壓榨百姓、橫行市裡為娛樂。

李存勖為制衡權貴,重整風氣,賦予當時的御史臺巨大權力,使御史臺可以參與並干涉洛陽城的一切政務。

以至於洛陽百姓要打官司,首選並非河南府或是兩個附郭縣的縣衙,而是御史臺。

因為御史臺可直達天聽,辦事效率極高且不畏強權。

後唐滅亡後,後晉將都城遷回開封,留下的御史留臺繼承了後唐御史臺的地位,繼續參與河南府的政務。

在後續三朝的默許下,御史留臺參政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以至於在洛陽城裡,比起河南府,百姓更願意相信御史留臺。

“這,我不怪你。”李延慶收回告身,輕聲問道:“那你可否與我說說,這酒與韓家有什麼關係?”

“韓家...”中年男子剛開口,卻又突然止住了。

李延慶敏銳地捕捉到男子眼中流露的遲疑,柔聲道:“我與韓家沒有半點干係,此番來洛陽,就是要還洛陽一個朗朗乾坤,你只管說便是,韓家是絕不會知道的。”

此時並非飯點,除開男子這位店主,整個腳店只有李延慶一行人。

男子嘴唇幾度開合,依舊很是猶豫,拿不定主意。

張謙和忍不住了,上前幾步,來到李延慶身側,對著男子高聲道:“要你說你就說!有什麼可猶豫的?”

李延慶伸出左手攔住張謙和,說道:“他應該是有難言之隱,既不願說,咱們也不必咄咄逼人。”

“那好,這事先放下,可他賣摻水劣酒的事又該如何追究?”張謙和不依不撓,嗓門也是越來越大。

“這事也算了,一家洛陽城的腳店,卻要淪落到賣摻水劣酒,店家固然有錯,但洛陽府和御史留臺估計也逃不脫責任,我此番赴任,不就是為了解決這些麼?”

說罷,李延慶起身,抬手示意親衛們都散開,並吩咐道:“留下酒錢,咱們入城。”

就目前的情況看,這男子無疑是遭到了韓倫的威脅,被迫賣摻水的劣酒。

韓倫以及十阿父在洛陽已經橫行兩年有餘,河南府也好,御史留臺也罷,都未能起到應盡的責任。

這男子對御史留臺有戒心,李延慶是可以理解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