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李延慶轉頭看向四弟李延德,問道:“是否有此事?”
“確實如此。”李延德微微低頭:“大名府辦事處早就提上日程,卻遲遲未有成果,實乃在下失職......”
“好了,現在不是討論失職的時候。”李延慶抬手示意四弟停下,接著說道:“你們應該早就知曉,我即將赴任洛陽,此行可能要對付韓令坤的老爹韓倫,也許還有當今聖上的生父,柴守禮。”
李延慶丟擲的這一重磅訊息,明顯令四名部長感受到了沉重的壓力。
他們誰都沒能想到,李延慶此去洛陽,竟然是要對付這等大人物。
看著四名部下逐漸凝重的面色,李延慶輕笑一聲:“怎麼,怕了?”
監察部部長劉從義當即高聲道:“若是郎君不怕,那在下便不怕!”
李延慶的四弟,兼資訊部部長李延德隨後跟進:“在下亦不怕,不過是幾個靠著兒子混上高位的老不修,沒什麼可懼怕的。”
唯有張正與孫萬全依然沉著臉,默不作聲。
張正倒不是怕了,而是擔心烏衣臺會因此而折兵損將,他身為代理臺主,又負責新烏衣衛的培訓工作,親自將一名名烏衣衛培訓成才派往各地,甚是愛惜部下。
孫萬全確實是有些怕了,他商賈出身,從前沒見過多少大世面,進烏衣臺之後雖然閱歷漸長,但畢竟還差點火候,一聽要對付柴守禮與韓倫這等頂級勳貴,當即小腿就抖如篩糠。
李延慶能看透兩名部下的心思,笑著勸慰道:“你們不必擔心,洛陽是他們的地盤,我肯定不會跟他們硬碰硬,智取方為上策。”
張正的臉色霎時好轉不少,孫萬全的小腿也停止了抖動。
李延德反應很快,問道:“三哥的意思,是要我們去將這幫老不修查個底朝天,然後借用朝廷的力量,來解決他們?”
“光是朝廷的力量還不夠。”李延慶伸出右手食指,輕輕搖了搖:“正是朝廷的不作為,才讓這幫老不修在洛陽為所欲為、無所顧忌,要想擊敗他們,還需要別的力量。”
李延德甚是好奇,當即問道:“什麼力量?”
“民意。”李延慶徐徐說道:“朝廷明面上畢竟要偏袒武人,不敢動十阿父,但洛陽百姓早已對十阿父恨之入骨,我們若是能調動洛陽,乃至開封的民意,就能倒逼朝廷懲處這幫混賬東西。”
李延德聞言大驚:“煽動百姓乃是死罪,三哥你這可是火中取栗,太危險了!”
“我當然不會去煽動百姓,正如你所言,這確實太過危險,一著不慎就是引火燒身。”李延慶臉上浮現自信的笑容:“可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有你們,有烏衣臺,能夠悄無聲息地調動民心。”
出身於網路時代的李延慶,很清楚輿論的力量,誰能在網路上掌握話語權,就能輕易掀起輿論的浪潮,這在後世俗稱“帶節奏”。
而且兩京乃是當朝文人墨客的集中地,若是有洶湧民意做靠山,這幫巴不得武人完蛋的筆桿子們,就敢毫無顧忌地抨擊“十阿父”。
畢竟法不責眾,沒起節奏時,這幫閒散文人自是不敢妄動,但若是有人帶頭衝鋒,他們就會像惡狗般一擁而上。
雙管齊下,掀起輿論的狂潮,屆時朝廷就是再不敢開罪高階武將們,也必須要給百姓和文壇一個交代。
你們這些筆桿子不是罵我罵得很痛快麼?好,我也不去找你們的麻煩,只是要借你們的筆一用......李延慶是在昨日夜間打定的主意,靈感就來自開封文壇對他的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