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李延慶將兩封情報摺好放到一旁,起身拿起墨塊:“鄧二,我有封指令要送去江寧府,越快越好。”
一聽來了任務,鄧二挺直脊背:“屬下今夜就安排人去。”
“好,你且稍等。”說著,李延慶已經開始研墨。
時局瞬息萬變,李延慶決定抓住機會,不等父親的準信,即刻安排烏衣臺在江寧府散播謠言。
一刻鐘後,鄧二懷揣密信,離開了李府。
......
兩日之後的早晨,浩浩蕩蕩的長隊從滁州城西門魚貫而出。
由於定遠縣被南唐攻佔,向訓統領的周軍只能向西先入廬州城,再折道向北,撤往壽州大營。
途徑廬州城時,早已做好撤兵準備的廬州守軍,與向訓合兵一處,共同撤軍。
朱元就駐紮在廬州西邊一百里的六安縣,由於陳覺並未追擊周軍,朱元也只能按兵不動,放任周軍北撤。
經過三次合兵後,撤退的周軍多達四萬人,且皆是禁軍精銳。
光靠手頭的兩萬人,朱元可沒膽子叫板向訓。
廬州城西北二十五里的一處小山坡上,朱元眺望著東北方旌旗招展的周軍佇列,忍不住破口大罵:“陳覺這造孽的畜生,竟然就這般輕鬆地放任北賊離開滁州,簡直就是國賊!”
朱元身形高瘦,身著一件深棕色襴衫,立在山坡上,就像根瘦削的木棍。
身旁的親隨們都低著頭,不敢吱聲。
朱元本想靠著源源不斷的戰功,穩固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官位,以及領兵的權力。
可卻遭到宋黨的處處掣肘。
先是被李徵古彈劾,此番朱元好不容易等來了周軍撤退的大好戰機,可領著五萬大軍的陳覺卻紋絲不動,放任周軍安然撤離。
心中如意算盤沒能打響,又處處受到針對,直叫朱元氣急敗壞。
罵罵咧咧一陣,怨氣稍解,朱元準備回營安排下一步的進軍路線,在大營中待命的親信卻火急火燎趕來報信。
“阿郎,那李徵古前幾日又向聖上彈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