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比被動好,李延慶喜歡將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不想眼巴巴地等壽州密信。
鄧二當即回道:“是,屬下回去就安排。”
李延慶點了點頭:“好了,若無他事,就回去吧。”
很快,鄧二就從後門離開李府。
李延慶將桌上的文書放入抽屜,仔細想了想,又將整個抽屜內的文書全都拿出來堆在桌上。
細細看過每張文書,李延慶取來燒艾草繩的銅盆,一張一張將大半文書焚燬。
剩下的一小半,則裝進了床下的一口小木箱裡。
滁州東面,五萬唐軍在瓜步渡口虎視眈眈,張永德又抽調了五千守軍北上,西面的廬州也不安生,北面的濠州、泗州一直在南唐手裡。
如今的滁州,可謂是四面環敵,危機四伏。
是該做好跑路的準備了...李延慶將所有文書收拾妥當,召來李石,吩咐道:“廬州已有唐軍出沒,如今局勢危急,要時刻做好撤離的準備,馬匹、乾糧、衣物等應急物資要備妥,還要叮囑弟兄們做好保密,切不可在城內引起恐慌。”
李石聞言一怔,當即沉聲回道:“郎君放心,在下這幾日會讓弟兄們都待在府上,絕不會透露出去。”
李延慶又囑咐道:“對了,從明天開始就給那三個廚娘放假十日,就說咱們想換換口味,以後的吃食就在城裡幾家酒樓採買好了,讓他們送上門來。”
滁州維持了四個月的和平,城內恢復了不少起色,月初接連復業了三家酒樓。
這時候的酒樓一般都有“外賣配送”業務,還能送貨上門。
李石充分領會了事態的嚴峻性,不敢有絲毫大意,當即領命退下,去貫徹李延慶的意志。
待到李石離去,李延慶推開門,來到庭院中吹吹風。
雖是三伏天,滁州最近卻泛起了些許涼意,一掃盛夏的酷熱。
庭院中,司徒毓正趴在六角涼亭的欄杆上,就著月光觀賞著池中荷花,聽聞身後動靜,連忙回頭,見是李延慶,揮手招呼:“三郎,過來喝杯酒。”
李延慶快步走進廳中,瞧見桌上的酒壺酒杯,笑道:“你倒是好興致。”
司徒毓坐下,慢悠悠地提起酒壺給李延慶倒酒,問道:“我方才見李石面色鐵青的離去,發生什麼了?”
李石辦事確實牢靠,為人也忠心,可惜就是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緒...李延慶收攏思緒,端起酒杯:“廬州西南端的舒城縣有唐軍犯境,事態緊急,我命李石做好隨時撤離滁州的準備,他可能有些緊張。”
“廬州有唐軍犯境?何時發生的?”司徒毓也跟著緊張起來,再不復倒酒時的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