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五代末> 第七十九章 不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九章 不答 (1 / 3)

“兩人...”馮吉低頭抿了一口熱茶,將茶碗輕輕放到身旁的桌上:“這可是你建議我改的題目。”

考試的前一日,也就是昨日晚上,尹季通找上門來,堅決要修改考題,馮吉看在多年的交情上,同意了尹季通的要求。

“原來的那道題,有些太過直白,我擔心引起朝中非議。”儘管昨晚已經跟馮吉磨了很久的嘴皮,尹季通還是不厭其煩地解釋著。

馮吉之前出的那道考題,有諷刺當今皇帝之嫌,尹季通害怕國子監被郭榮降罪,故而更改了考題。

馮吉放下茶杯,輕輕笑了一聲:“現在這道題不也是半斤八兩?”

罷馮吉搖了搖頭:“算了,隨你,難點就難點吧。

......

學齋中,李延慶完成了構思,正式開始作答。

首先要回答的,就是站隊問題,重文還是重武?

李延慶的選擇是不答。

沒必要將自己的政治傾向透露給他人。

之後,要答的是如何解決當今面臨的制度困局。

李延慶的答案是:我不知道。

開玩笑,我一個十六歲都未滿的學生,怎麼能解這種難題呢?

李延慶深知,一切現有制度都是在層層博弈中產生的,擁有堅固的現實基礎,也就是既得利益集團。

譬如目前的節度使制度,每一位正任節度使都掌握著一州的司法權、財權、軍權等各種權力。

讓文官取而代之,那無疑是殺人父母。

若是朝廷今日宣佈要收回地方節度使的大權,節度使們不當即造反,也會開始對朝廷陽奉陰違。

地處邊疆,靠近南唐、蜀國、北漢和契丹的節度使們,甚至會立刻向敵國派出使者,商量著帶州加盟。

所以要想改變武人掌握地方大權的現狀,要麼透過大規模的內戰,要麼用幾十年的時間來進行潛移默化的改革。

歷史上,北宋用的就是這種方法,先是在靠近開封的內地軍州實行知州制度,在節度使卸任之後,派文官擔任地方長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