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就是周朝在淮南地區的一個突出部,北邊是南唐的楚州、漣州,東邊現在有泰州,南邊更是南唐的首都江寧府,可謂是三面受敵。
唯一可以仰仗的滁州,這會偏偏只有三千周軍,滁州自守尚且不足,又如何能援助揚州呢?
如今揚州城中的糧草僅可供周軍使用三個月不到,前陣子來徵糧的行在三司使竇儀,這會還賴在城裡,希望韓令坤能勻出點糧草來,供他交差。
可韓令坤並非神仙,又如何能憑空變出糧米來?他若是敢將糧米交給竇儀去交差,第二天軍中估計就會有士兵譁變。
監軍柴貴提出的撤兵建議,正中韓令坤的下懷,他當即回道:“那便依監軍之意,明日一早,我軍有序撤往滁州,一應糧草悉數帶走。”
“貿然撤軍甚是不妥,下官以為,還是先稟報聖上,若是聖上同意撤軍,再撤軍也不遲。”
反對者正是副將慕容延釗,他身懷郭榮密令,要監督韓令坤死守揚州。
韓令坤盯了一眼身形隗碩的慕容延釗,撇了撇嘴:“我意已決,明日撤軍,不得有誤!”
除慕容延釗外,六名部將盡皆高聲回道:“是!”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從,韓令坤身為揚州三萬騎兵的主將,連詔令都膽敢違背,而且自信不會遭到郭榮的責難。
慕容延釗自忖,自己即便從懷中掏出密令,韓令坤估計也不會搭理,只好嘆息一聲,雙手抱拳,示意自己得令。
韓令坤雖然無視了郭榮反攻泰州、堅守揚州的詔令,但還是得給皇帝個交代,議事完畢後,就立刻六百里加急將自己率軍撤退的奏章送往壽州行在。
揚州離壽州近五百里路程,驛馬一日便至。
周軍攻佔淮南七州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重建當地的驛站體系,因此詔令奏章的傳遞速度並不遜色中原多少。
四月十日中午,韓令坤領兵撤退的奏章送達郭榮的案前,而此時,慕容延釗剛領著打頭陣的三千騎兵離開揚州城。
郭榮正趁著吃午飯的空閒時間閱覽奏章,看完韓令坤呈上的奏章,憤而起身,將手中奏章砸到地上:“這韓令坤反了天了!”
丟完奏章,郭榮覺不夠解氣,右手一掃,將案上碗碟一掃而空,怒斥:“朕三令五申,令他堅守揚州城,他竟然敢撤軍!他韓令坤好大的狗膽!”
侍候在旁的宮女們噤若寒蟬,無一人敢上前收拾殘局。
“陛下息怒。”皇后符氏勇敢地站了出來,柔聲勸慰:“揚州離此地不過一日路程,陛下若是不滿,大可派親信嚴令韓令坤不得撤軍,不必如此動怒。”
說罷,符氏以手掩鼻,重重咳嗽兩聲。
自打到了悶溼的淮南,應該是水土不服,符皇后的身體一日比一日虛弱,如今已是面如白紙,毫無血色。
經符氏一勸,郭榮氣就消了大半,見她面色慘淡,心中再無半點怒意,連忙摟住符氏纖細的腰肢,轉頭對宮女們高聲喝道:“還愣著作甚,快去叫御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