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官跟在尹崇珂身後,感慨道:“不愧是李重進的三子,好大的排場,就連出行都帶著五十幾名親隨。”
“最近這滁州可不太平,帶著這點親隨,我看都有些託大。”尹崇珂醉意全無,雙眼微眯,盯著漸行漸遠的馬隊:“不過他竟然願意隨我同去來安縣,這倒出乎了我的意料,這夥叛民的實力可著實不弱。”
就在李延慶與尹崇珂推杯換盞之際,兩匹從滁州城出發的快馬進了清流關,並帶來了韓重贇的信函,其內有來安縣叛民的全部情報。
尹崇珂在宴席中途藉口解手,看了一遍信函,得知來安縣這股叛民幾乎全殲了一隊殿前司精銳,人數至少有三百人,且奪取二十多套禁軍的制式裝備,絕非李延慶聲稱的衣衫襤褸、手無銳器。
但尹崇珂還是決定出兵平叛,一是為了功績,二是為了李延慶承諾的酒肉。
尹崇珂此次南下,還沒撈到多少功績,這次平叛的機會他決定好好把握一番,北歸開封,至少也能官升個一兩階。
而且清流關因為無需上前線作戰,得到的補給日益稀少,如今僅能勉強填飽五百士卒,為了維持士氣,尹崇珂也需要這批酒肉。
副官在一旁吹捧道:“叛民再強,也俱是土雞瓦狗,只需弟兄們一個衝鋒,亂民就只能四散而逃。”
按照副官過往的經驗,再刁蠻的叛民,也擋不住鐵騎一輪衝鋒,在組成陣列的奔騰騎兵面前,任何叛民都只會淪為一隻只驚慌失措的無頭蒼蠅。
“但我總覺得,這夥叛民不像是一般的叛民。”尹崇珂仰頭望了眼藏在雲層中,朦朦朧朧的太陽,眼神有些發散。
能全殲一隊殿前司精銳的叛民,絕不會簡單,尹崇珂心底冒出一股不祥的預感。
用力搖了搖頭,尹崇珂捏緊左拳:“但不論如何,兩條腿總歸是碰不過四條腿的,此戰必然是摧枯拉朽的大勝,去叫弟兄們提早準備,明日寅時一過就開拔。”
......
跨坐在悠悠前行的坐騎上,李延慶時不時轉頭看看兩旁險峻的山壁,以及茂密的樹叢。
說實話,他很害怕山林裡突然竄出一群手握農具的叛民,在這地勢狹窄之處,騎兵的優勢極難發揮出來。
不過好在關山有尹崇珂坐鎮,絕不可能藏匿有叛民。
李延慶其實與尹崇珂想法比較接近,也認為叛民很是不簡單。
但叛民終歸只是叛民,不可能抵擋得住騎兵的衝擊。
所以李延慶對明日的平叛行動,並無多少擔憂。
歸程慢慢,抵達滁州城時,已是日暮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