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五代末> 第二十章 揭竿而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章 揭竿而起 (2 / 3)

李延慶明示不想躺著蹚渾水,高錫卻不依不撓:“我自是會向朝廷舉薦鄭翰,但我人言輕微,若是推官能與我一道共同上書,想來朝廷會更加重視此事。”

這高錫為何如此急切?李延慶略感疑惑,但表面依舊不動聲色:“高判官說笑了,要說人言輕微,這滁州官場就數下官為最。

李延慶朝北邊虛空拱手:“下官年不滿二十,全仰賴朝廷信賴,才得以出任滁州推官,甫一上任就舉薦官員,不大合適,判官來尋下官一道上書,恐怕是找錯人了。”

“推官未免太過妄自菲薄。”高錫臉上浮現一抹略帶討好的微笑:“再說了,州衙多上一名司戶參軍,推官與我皆可輕鬆不少,待到事成,這薦人之功全歸推官,我一絲不佔。”

你不要功勞,為何又要薦人為官?李延慶向來不相信有人願意白打工。

略微思忖,李延慶就想明白了:你怕是收了鄭家的好處,所以才如此“慷慨”,而且壽州捷報一出,估計開封會有不少待闕官員願意南下為官,你再不抓緊點,這司戶參軍的位置估計就輪不到那鄭翰了,所以你才會如此著急,一回滁州,就來找我商量什麼共同上書......

而且照這態勢看,估計這高錫之前已經去找過馬崇祚和趙匡胤了,那兩人何等精明,自是不會搭理他...李延慶打定主意,回道:“薦人之事非同小可,而且滁州也不是我們兩人說了算,判官不妨找馬知州言明,若是馬知州也認同鄭翰,下官一定隨判官一道上書。”

李延慶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高錫自然能明白李延慶的心意,也不再強求,臉上依舊掛著不失禮貌的微笑:“卻是我魯莽了,我這就去拜訪馬知州。”

送別高錫,李延慶嘴角露出一抹冷笑:原以為這高錫是個敢於直言進諫的硬骨頭,如今看來,也不過如此,甚至還有收受賄賂之嫌,倒是自己當初看走眼了......

時間到了中午,李延慶正在耳房內小憩,門外忽然傳來輕柔的敲門聲。

李延慶睜開眼:“何人?”

“推官,是下官。”屋外是孔目官婁斌熟悉的公鴨嗓。

“進來。”李延慶掀開薄被,拿起一旁的官袍披上。

婁斌輕輕推開門,踮著腳走近耳房:“推官,朝廷發來急報,聖上已派殿前司張永德領一萬禁軍南下,後日便會抵達滁州。”

走了竇儀,來了高錫,這下又是張永德,這滁州是愈發熱鬧了,而且張永德與父親一向不和,到時候也許會給我些難堪...李延慶不動聲色道:“此事與我們推官衙門無關,你不必操心,做好分內之事即可。”

“是,下官明白。”婁斌卻依舊面帶忐忑:“卻不知那張殿帥帶兵如何?是否令行禁止?”

趙匡胤領兵五千佔領滁州後,除了在滁州城裡稍稍發洩一番外,並未危害鄉里,所以滁州大部分百姓對趙匡胤治下的周軍倒也還算尊敬。

而張永德此番領一萬兵馬南下,如婁斌這般家中在滁州擁地數千畝的豪強,就再度擔心起來,害怕張永德治軍不嚴,到時候士兵劫掠鄉里,危及當地人的切身利益。

李延慶看透了部下的心思,寬慰道:“張殿帥治軍向來嚴明,這點你大可放心。”

婁斌稍稍心安,低下頭:“下官告退。”

張永德、趙匡胤治軍還算好的,但某些禁軍武將治軍絕對稱不上嚴明。

李延慶不由想起了昨日夜間收到的烏衣臺密報。

密報來自揚州辦事處,主要記載了揚州近日發生的重要事件,並著重強調了周軍在揚州的暴虐行徑。

自周軍三月初攻克揚州以來,以先鋒官白延遇為首的一幫周軍將領,違背郭榮頒佈的仁政詔令,在揚州境內橫行無忌,大肆劫掠民財,更有甚者,虜人妻女、草菅人命。

揚州守軍還刻意向朝廷隱瞞周軍在揚州的斑斑惡跡,並竭力封鎖訊息,滁州就在揚州邊上,都沒能知曉揚州發生的種種慘劇。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