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五代末> 第二百零五章 鍊銅才能富國強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零五章 鍊銅才能富國強兵 (1 / 3)

第二日常參結束,王樸帶著改好的兩份詞曲來參見郭榮。

自四月末從郭榮手中接下精修五份詞曲的任務後,王樸便將大部分空閒時間用於研究宮廷雅樂與市井詞曲,不光數次喬裝赴開封的勾欄裡聽曲,還與郭榮有過多番探討交流,到了九月終於是初獲成效。

“這是經臣修改過的兩份詞曲,還請陛下過目。”說罷王樸將兩份寫有詞曲的草紙呈上御案。

郭榮拿起詞曲,只看了幾眼,就忍不住照著曲譜哼出聲來,水平還著實不低。

哼了有小半刻鐘,郭榮滿意地放下詞曲:“文伯啊,你這詞曲改得甚好,竟將宮廷雅樂與市井俗樂完美融合,簡直妙不可言!”

王樸恭謙地低著頭:“陛下,臣還只完成了兩份詞曲的修改,尚餘三份,恐怕還要些時日。”

郭榮微笑著道:“不急不急,文伯你萬不可急於求成,即便還需三年,我也願意等。”

“此番也許還真要花上三年。”王樸借坡下驢:“臣有一個想法,陛下可否聽聽?”

一聽真要三年,郭榮有些急了,但還是穩住心神:“文伯直說便是。”

“自唐末亂世,傳自隋初的雅樂有所廢散,雖我朝之前的四朝皆竭力收集失散的雅樂,但仍不免有所遺漏。”王樸說著說著抬起頭,鏗鏘有力地說道:“臣以為,正可藉此機會重編雅樂,永為傳承!”

漢朝編寫的宮廷雅樂,歷經魏晉南北朝三百六十載動亂,早已失散無蹤。

結束南北朝紛亂的隋朝,蒐羅了南北各個朝代編寫的雅樂,並在此基礎上編排了一套名為“八十四調”的宮廷雅樂。

唐朝繼承了隋朝的雅樂制度,但自安史之亂後,唐朝國都長安多次失陷,這套雅樂制度也就逐漸失散。

目前周朝的宮廷雅樂,是在前面四朝的基礎上縫縫補補而來,自然談不上正統。

王樸想借編訂雅樂的機會,將郭榮喜歡的市井俗音也編排到宮廷雅樂裡,這樣就可名正言順地將市井俗音納入雅樂體系內,可謂是兩全其美。

反正純正的雅樂早就失散了,只要王樸編寫一套聽起來還行的雅樂,並得到了皇帝的認可,那再死板的朝臣和儒者也無從置喙。

王樸沒有言明,但郭榮一瞬間就明白了王樸的弦外之音,激動地一拍御案:“文伯你這計策當真妙極,妙極,哈哈!”

郭榮此刻心神暢通:是啊,哪有什麼傳承幾百上千年的宮廷雅樂?只要戰亂一起,朝代更替,前朝的雅樂就不可避免地有所失散,那後來者又何須死抱著零零散散的前朝雅樂不放呢?直接編一套符合當下喜好的,豈不是來得更簡單,更便捷?

王樸依舊恭謙地回道:“陛下謬讚了,只是此法耗時甚久,恐怕還要不少時日才能有成果。”

“哈哈,無妨無妨,多久我都願意等。”

只要一想到自己喜愛的市井俗樂能正大光明地在皇宮裡演奏,甚是還會成為正規雅樂一直傳承下去,郭榮就心生愉悅,哪還在乎耗時多久呢?

就算要等上十年,郭榮也甘之如飴。

王樸握在扶手上的雙手忍不住發顫:“那臣今日便開始著手編寫新式雅樂,請陛下於下次大朝會時正式委派給臣。”

作為一名研究雅樂的學者,最能證明自己才學的方法,莫過於親自編寫宮廷雅樂,就好比研究歷史的最高境界,莫過於能夠寫就一本流傳千古的傑出史書。

如今宮廷雅樂編訂權到手,王樸怎能不心生激盪呢?

郭榮勉強收斂心神,略帶擔憂地問道:“文伯你不光兼著開封府的差使,還要顧著樞密院的事情,這會再加上編訂雅樂,肩上的擔子是不是有些太重,你又並非壯年,要不,我委派幾個人來協助你?”

王樸今年已滿五十,在此時算是十足的老人了,況且鬚髮已經開始發白,令郭榮著實有些擔心。

一聽郭榮的提議,王樸覺得很有幾分道理,自己雖然精力還算充沛,身體也還幹得動,三份擔子一併承擔並無什麼問題,但若是能多幾名得力的幫手,那辦事的效率定然能有所提升。

但略加思忖後,王樸還是選擇拒絕:“臣身上的擔子並不重,開封府有兩判兩推助臣理政,在樞密院臣只是副樞密使,負責的公務也不多,至於編訂雅樂,乃是臣生平最大喜好,不會給臣帶來絲毫負擔,況且朝中精通雅樂的朝臣屈指可數,很難挑出合適的人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