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李洪義的女兒能如此之快地嫁給安守忠,其中就有符皇后撮合的功勞。
又譬如李洪義這次出嫁的女兒,乃是他的小妾所生,不過剛出生就交給了正妻養育,勉強算是嫡出。
這個操作在此時是常態,當朝皇后符氏其實也是庶出,而且還是再婚。
符皇后在嫁給郭榮前,甚至已經嫁過一次人,嫁給郭榮時,符皇后的父親符彥卿為了打消郭家的顧慮,還額外搭了個清白的小女兒做陪嫁的媵妾。
未多時,婚禮便開始了,主婚者正是青州節度使李洪義。
望著肥的流油的李洪義在臺上口若懸河,李延慶心中思緒沸騰:李洪義在京中名聲這麼臭,女兒一年都沒能嫁出去,為何安守忠會心甘情願地接這個盤?符皇后又是出於什麼目的牽扯其中?自己也沒聽說過符家和李洪義有什麼關聯啊?
難不成,這樁婚事是出於郭榮的授意?
這倒很有可能。
李延慶以前看史書時,一直以為後漢隱帝劉承祐是個蠢蛋,葬送了後漢的大好江山。
但自從在這個時代待了半年多後,李延慶愈發覺得:劉承祐其實是個絕頂的聰明人。
為了奪回權力,劉承祐能三年隱忍不發,找準時機藉口契丹入侵,將握有兵權的郭威調去河北,隨郭威而去的便是整支侍衛馬軍。
而後又用同樣的藉口將侍衛步兵調去澶州,並置於親舅舅李洪義的監管下。
這樣,史弘肇仰賴的禁軍就被劉承祐全部調出了京城,之後劉承祐便很順利地動用武德司這等親衛部隊,剷除了史弘肇為首的顧命派。
而對極有可能叛變的郭威,劉承祐也做了十足準備。
郭威和郭榮的家屬全部都在京中做人質,黃河渡口又有舅舅李洪義帥侍衛步軍把守。
侍衛馬軍在野戰方面固然強於步兵,但在守衛城池渡口方面,步軍卻遠強於馬軍。
而且為了以防萬一,劉承祐還提前召集了忠於他的地方節度使,在開封周邊屯駐了數萬州軍。
可惜隨著李洪義的叛變,以及郭威不顧家屬也要造反的決心,劉承祐的全盤佈置功虧一簣。
所以,李洪義對郭家可謂是功高蓋世,如果不是他當初放郭威渡河,郭威極有可能會兵敗身死。
李延慶暗自猜測:正是因為李洪義當初的功勞,郭榮才想著幫扶他一把。
婚禮此時正好進行到拜堂禮,在李延慶看來,正與新娘子對拜的新郎官安守忠可謂是滿面春風。
郭榮讓安守忠娶李洪義這等投降者的女兒,安守忠看起來還欣然接受了,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婚禮進行得很快,需要外來賓客參與的環節僅有婚宴一個,李延慶走出陳王府時,午時都還未結束。
“正好,那就去一趟官告院,我的告身都還沒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