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暌違七日的朝會再度舉校
初亮,李重進便騎著馬,在二十名親隨的簇擁下趕赴皇宮。
作為節度使兼宰相銜,李重進最多可以擁有一百二十名親隨,比朝中三位正任宰相還要多出二十名。
而且這養親隨的錢是由朝廷承擔的,每月會隨著薪俸一併發給李重進。
不過李重進向來不喜高調,上朝時一般就帶個二三十人,夠撐場面就校
但有些囂張跋扈慣聊節度使,就不會這麼想了。
李重進正慢悠悠地去往皇宮,順帶欣賞著路邊初露綠芽的楊柳,身後忽地傳來繁多且急促的馬蹄聲,以及一聲高喝:“李二,聽你要和襄陽的安家結姻了?到時候可要記得往我潞州送份請帖啊!”
“少不了你一份。”李重進根本無需回頭,這熟悉又討厭的大嗓門在他的熟人裡僅李筠一人。
李筠官階與李重進相當,官居使相,差遣為昭義節度使,統轄山西東南部的澤、潞、邢、洺、磁五州,麾下帶甲近兩萬,是此時周朝最具實力的地方節度使之一。
作為周朝抵禦北漢和契丹的邊塞長城,李筠在轄地內稱得上是一不二。
不但五州財稅任李筠隨意使用,無需向朝廷上供一文錢,而且李筠還在轄地內擁有徵兵權、調兵權、司法權、以及任免權等多種特權。
李筠自三年前就任昭義節度使以來,昭義五州是他的私蓉盤也毫不未過。
為何同為節度使,李筠這樣的邊境節度使,在轄地內的權力,遠比李重進這等內地節度使高呢?
這都是郭威、郭榮兩任皇帝放任的結果。
兩位皇帝都很清楚,要想讓戍邊的部隊擁有充足的戰鬥力,那就必須要給這些地區的節度使各種特權,並儘量減少對他們的干涉。
來也很簡單,就是充分調動邊境節度使的積極性,只要節度使替朝廷守邊,那就要啥給啥。
所以,對於邊境,特別是北方邊境的節度使,周朝實行的是一種類似承包制的制度。
轄地內的一切權力幾乎都歸屬於節度使,節度使有權呼叫轄地內的一切人力物力。
與權力相對的便是義務,這些節度使需要替周朝抵禦契丹和北漢的侵擾,且寸土不可讓。
作為預防背叛的保險,這些節度使則需要將正妻和長子留在京中作為人質,且這些邊境節鎮周邊都會安排數位內地節度使,以做監督。
所以,此時在邊疆做節度使,完全就是走鋼絲,雖然在轄地內擁有至高權力,卻時刻被周邊節鎮虎視眈眈,行事一旦稍有過錯,便會被周邊節度使以及京中禁軍踏平,在京中的家屬也難逃一死。
不過李筠此人雖然外表大大咧咧,行事亦是囂張跋扈,但在大是大非上還是很分得清楚的。
對郭家兩任皇帝,李筠向來是忠心耿耿,郭榮登基之時,李筠便是頭幾位進京效忠的節度使之一,郭榮年初征討北漢時,李筠更是甘當馬前卒,替郭榮抵擋契丹援軍,幾度出生入死。
郭榮登基的第一個新年,李筠亦是快馬趕回京中祝賀。
所以,李筠才能在昭義節度使的位置上一干便是三年,而且還將繼續穩坐高位。
李筠拍馬來到李重進的身邊,掄起拳頭錘在了李重進的肩頭:“你子很行啊,不聲不響地就幹了這麼樁大事,要不是我兒子已成婚,我必與你爭一爭這安家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