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義坐在自己房中翻看著自己抄寫的唐律疏議,心裡有些發堵。
“阿爹與尹家家主聊得究竟如何了?我到底會不會與尹家娘子成親?”趙匡義心不在焉地翻著書,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己的婚事。
趙匡義實在是不想與尹崇珂的妹妹成親。
為何?因為那尹家娘子的面容著實不太好看,離趙匡義心中的美女有著十萬八千里的距離。
本來,按照父親趙弘殷的意思,趙匡義早在去年七月就該與尹家娘子成婚了。
趙匡義當時藉口自己年齡太,又即將進國子監讀書,學業繁忙,強行將這門婚事給往後推了些。
而趙弘殷那時候剛從殿前司調到侍衛親軍司,忙於整頓麾下軍隊,無暇顧及兒子的婚事。
再加之尹家家主尹廷勳當時也未在京中,因此趙匡義得以順利逃過一劫。
可如今,尹家家主尹廷勳乘著新年休沐,帶著女兒從駐地磁州親赴開封,他又是趙弘殷的鐵哥們,怎麼看,趙匡義這一次都逃不過了。
“該死的。”趙匡義越想越難受,左手用力一揮,一巴掌就將桌上的唐律疏議掃到霖上。
趙匡義計劃是儘可能地將這門婚事往後拖延,最好拖到尹家失去耐心,將女兒許給他人,如此這門婚事自然告吹。
可趙還是太年輕了,許出去的女兒,已經定下的婚姻,哪有輕易取消的道理?
婚事若是取消,傳出去,尹家的臉面該往何處放?又有誰敢娶尹家的女兒呢?
尹延勳可不是什麼角色,他目前官至磁州刺史,怎麼也是一方大員,丟不起這個臉面。
這次尹廷勳親自帶著女兒來開封,什麼都要把這門婚事給辦了。
房門被輕輕推開,趙匡義的母親杜氏步入屋內:“三哥兒,發生什麼了?”
杜氏注意到霖上的書籍:“你為何要將書丟到地上?”
“沒什麼。”趙匡義見是母親,氣消了少許,悶悶不樂地坐回椅上。
杜氏從地上撿起書本放回到桌上,苦口婆心地勸著:“我知道你不喜歡人家尹家娘子,可這婚事是早就定下聊,人無信不立,我們家萬不可撕毀婚約。”
這些日子裡,杜氏一有空就往趙匡義的屋裡跑,她清楚三兒子的心結,但她也無能為力。
況且在杜氏看來,尹家娘子除了長得不太好看外,一身都是優點,可謂是極佳的兒媳人選。
杜氏年輕時也沒有幾分姿色,能牢牢看住丈夫的心,靠的就是幹練和賢惠。
對於二兒子趙匡胤娶的那個溫婉柔弱、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江南賀氏,杜氏心中可一直頗有微詞。
如今見到姿色平平,但一看就幹練賢惠的尹家娘子,杜氏就彷彿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喜歡得不得了。
“可是...”趙匡義還欲辯駁。
趙弘殷卻突然大步跨進屋內,走到趙匡義的面前,高聲呵道:“可是什麼可是!我告訴你,這婚事已經敲定了,二月初一,你就成婚。”
已經定下了?趙匡義心職咯噔”一聲,面色霎時就白了下來。
趙弘殷雙眼圓睜,一張黑臉泛著醉酒的紅暈:“身為男子漢大丈夫,怎能懼怕婚姻?我像你這般大時,早就與你阿孃成婚了,你若是不中意尹家娘子,婚後再納妾......”
話音未落,杜氏修長的手已經精準地掐住了趙弘殷的腰間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