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四,是年,也是祭祀灶王爺的日子。
同時還是李延慶的叔,李重贊攜家人入京的日子。
李延慶的父親李重進,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皆在外為官。
其中大哥李重興為深州刺史,王彥超和韓通在河北監修的胡盧河工程,就位於深州境內。
深州在此時是邊疆重鎮,李重興肩負巡邊之責,即便是過年也無法回京與親屬團聚。
而在解州當榷鹽使的三弟李重贊,肩上的職責就輕不少,能騰出些空檔,入京與哥哥李重進一家共賀新年。
作為榷鹽使,李重贊就是李家的財神爺,這兩年,他每年年終都會給兩個兄弟送去一筆數千貫的分潤。
下午未時,李重進領著一幫親隨出城迎接弟弟一家。
李重贊此次入京,算得上是輕車簡從,馬二十餘匹,車共六輛,其中三輛裝著的是給李重進的分潤。
兄弟兩人在冷風中寒暄一通,便兩隊合做一隊,火急火燎地趕著進城,城外的寒風著實刺骨。
李重贊家財萬貫,在京中自然置辦有豪華宅邸。
將家人和行禮安置妥當後,李重贊便帶著兒子赴李重進府上拜訪。
“來來來,快來拜見你們的叔父。”李重進領著五個兒子進入會客廳。
“見過叔父。”五兄弟齊齊躬身。
“都快起來。”李重贊坐在椅上,看著五名侄子對他齊齊行禮,笑得合不攏嘴。
李延慶直起身來,細細打量著這位叔父。
李重贊身形偏矮,五尺出頭,一張大餅臉圓潤白嫩,三縷長鬚垂至胸前,肚皮與哥哥李重進如出一轍,紅色錦袍被頂得老高,形同皮球。
真像個財神爺啊...李延慶不由想起了後世的財神畫像。
李延慶又將目光投向了李重讚的身後,那裡立著一位面淨無須的微胖少年,正笑眯眯地打量著李延慶五兄弟。
兩饒目光在空中對撞一眼,旋即錯開。
這就是叔父的長子,家中排行第四的李延德麼?他的歲數應該只比我一個月,今年也是十五歲,李延慶若有所思:似乎不是個一般角色。
李重贊站起身,挪步到五兄弟的面前,先是褒獎了一句老大:“順哥兒是愈發健壯了。”
“這是福哥兒,不錯,面色比去年好了不少。”李重贊又輕輕拍了拍李延福的肩膀。
“你是慶哥兒吧。”李重贊來到了李延慶的面前,輕哦一聲:“就才一年的功夫吧,叔父都快認不出你了。”
李延慶霎時間有些緊張,但臉上依舊露出笑容,叔父不會是看出些什麼來了吧?
李重贊眯著眼細細打量了一番李延慶,直看得李延慶一陣發毛。
片刻之後,李重贊才滿口稱讚:“嗯,高了不少,也壯實了不少,不愧是咱們李家的麒麟兒啊。”
李延慶提著的心稍稍放了下來,微笑道:“叔父過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