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五代末> 第九十二章 青史留名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二章 青史留名者 (2 / 2)

“不過,若是明年烏衣臺的人數擴充至兩百人,辦事處從如今的五處增長為十多處,張叔還會像如今這般遊刃有餘嗎?”李延慶心中暗暗想到。

不過,李延慶此時已經不再懷疑張正的能力,反而有些期待張正更進一步的成長。

畢竟一個好漢三個幫,李延慶深知,要想成大事,光靠自己一個人,以及李家的幾十號人,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籠絡和培養眾多優秀的人才。

優秀的人才,大多並不是生的,而是透過後培養而成的。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封侯者大半出自沛縣。

光武帝劉秀重建漢朝,雲臺二十八將中,籍貫在南陽和潁川者,足有十八人。

朱元璋建立明朝,諸如徐達、常遇春、李善長等開國文武大多為江浙人士。

這三位白手起家的皇帝,其開國元勳大多是來自他的家鄉。

這並不是因為當時的人才都在這三位皇帝的家鄉,只是因為這批開國元勳們擁有了鍛鍊和施展的平臺,所以他們才能青史留名。

有了平臺,樊噲這樣的屠狗輩能成為裂地封侯的舞陽侯,蕭何這樣的無名吏也能成為一代明相。

沒有平臺,即便擁有經緯地之大才,那也無處發揮,只能籍籍無名,泯然眾人,消逝在漫漫歷史長河之鄭

李延慶堅信:在烏衣臺這一平臺上,只要假以時日,多加磨練,即便是張正和劉從義這般出身農戶者,也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大才。

至於趙普和楚昭輔這樣在後世史書上的留名者,李延慶更是期待他們的歸來。

畢竟他們兩饒能力已經得到了歷史的認可,只要自己與父親李重進能夠提供給他們發揮的平臺,他們自然能夠發光發熱。

但趙普與楚昭輔幾日前聯名從長安捎來信件,是家中事務繁雜,加之永興節度使劉詞病重,兩人恐怕要到開春之後才能帶著家屬來宋州投奔。

想到這裡,李延慶不免有些的遺憾。

“對了,財務部的部長,就先讓林德業來試試,他當過糧鋪掌櫃,下南唐的賬簿也做得很完美,我今日就寫信去宋城,讓林德業過來。”

李延慶想起了自己招攬的糧鋪掌櫃林德業,林德業在下南唐的行動中表現得極好,將賬目算得清清楚楚,每一文錢的去向都有明確記載,給李延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是。”對於李延慶的吩咐,張正自是不敢有任何疑慮,再他目前也還未找到合適的人選。

“至於其他四個部門的部長則不急,張叔你先在烏衣臺裡挑挑看。”

李延慶先將兩個最要緊部門的部長定下來,其它四個部門他還暫時沒想到合適人選。

要不,問問父親好了?李延慶突發奇想,父親李重進作為節度使,身邊必然會有不少可用的人才,而且李家的親戚也有不少,趁著過年集結於開封,興許能找到合適的人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