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呂琦已逝世足有十一年之久,但還是有不少社員與他共事過,知曉他的名號。
爭議聲逐漸平息,社員們算是勉強接受了呂端的加入。
見廳中重歸安靜,馮吉先是對呂端頷首示意,呂端坐下之後,馮吉放下手中酒杯:
“那麼開始下一個議題,諸位都知道,國子監於四日前考試所用的考題,是我與尹祭酒為了招募新成員而特意編寫的,雖然中間有些波折。”
說到這裡,馮吉頓了下,接著說道:“但過程還算順利,目前所有的考卷我都仔細閱覽過了,精心篩選出了兩名候選者,分別是當今首相範質的從子,範晞;以及嶽州防禦使趙弘殷之子,趙匡義。”
“諸位若是有異議,不妨現在就提出來。”馮吉掃視了眾社員一眼。
見無人出聲,馮吉嘴角輕輕勾起,繼續說道:“不過,這兩人年歲尚淺,尹祭酒將會觀察與考校他們一整年,之後我會再做定奪。”
範晞與趙匡義在考卷上不但贊同文臣當權,還對當今面臨的困局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雖然尚顯天真稚嫩,但馮吉很看重他們的朝氣與家室背景。
而且趙匡義給了馮吉很大的驚喜,趙匡義作為武將家庭出生的衙內,竟然贊成文臣當權,這是令馮吉萬萬沒有想到的。
其實除了趙匡義之外,與趙匡義同處律學館的李延慶,也是馮吉希望拉攏的目標。
因為馮吉要想達成自己文臣當權的終極目標,那必然需要得到禁軍的支援。
不過李延慶的答卷沒有達到馮吉的期望,馮吉也就暫時放下了拉攏李延慶的打算。
兩位備選社員的名字並未掀起什麼風浪,範晞與趙匡義都是出自高官家庭,而且還得到了馮吉的認可,這說明文采上亦有可取之處,是花間社眾社員們最樂意見到的人選。
今日需要透過的三件議題全部順利透過,馮吉因為監視者遲遲未能查出,鬱悶多日的心情好轉了些許,臉上浮現出一抹隨和的淺笑,抬起手:“好了,諸位可以自由交流了。”
......
第二日傍晚,李延慶剛從國子監回到家中,就收到了一個驚喜,真正的大驚喜。
向南逃竄的苗三一夥,連同隨行的五輛大車,共計兩萬餘貫現錢,被劉從義帶著十多名烏衣衛,在南陽地界截獲。
“我們的人可有傷亡?”李延慶第一個擔心的,是手下烏衣衛的安危。
苗三一夥人能毫無顧慮地就殺掉四人,是真正的窮兇極惡之徒,劉從義帶的人馬並不多,李延慶這些天裡一直在擔憂劉從義等人的安危。
前來報信的烏衣衛當即答道:“回稟郎君,僅有兩人受了輕傷,無人戰死。”
“太好了!”李延慶興奮地一拍桌子。
這兩萬貫順利到手,李延慶在未來數年之內,都無需為錢而擔憂。
烏衣臺的經濟危機,是徹徹底底地解決了。
不過,這筆錢還需四到五天才能運到開封,報信的烏衣衛是提前脫離了隊伍,快馬趕回開封的。
李延慶喚來李石:“速速備馬,我要立刻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