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胡盧河的法子,是魏仁浦早就準備好的,只等一個合適的時機便丟擲來。
按照魏仁浦的計劃,大約要等到明年年初,契丹多次小規模入寇後,河北邊防漏洞百出的時候,自己再丟擲這個法子,便可使自己的權位更為牢固。
可令魏仁浦沒想到的是,宋州竹奉璘那邊出了岔子,將李重進這條嗜血的鯊魚給吸引了過來。
這導致自己被兩位宰相加一位使相聯手圍攻,獨掌樞密院的好日子是一去不復返,自己權勢大減不說,眼看樞密使的位置都快保不住了。
所以無奈之下魏仁浦決定將這個法子提前丟擲,先保住自己樞密使的位置最為要緊。
疏浚胡盧河以防守契丹騎兵的法子,是魏仁浦翻閱了大量文書和過往奏章,還找了不少在河北任職過的武將問詢後總結得出的,是他的心血之作,他自覺再沒有比這更好的法子了。
李重進從內侍手上接過地圖,仔細閱覽後又經過一番熟慮,覺得魏仁浦的法子確實是極好的。
易州和滄州地勢複雜、易守難攻,再多的軍隊在這兩個州也難以展開戰陣,所以契丹入寇時,一般只會以兩三千騎的偏師進攻這兩個州。
朝廷在這兩個州也就各部署了兩個州的州軍而已,防守契丹偏師已是綽綽有餘。
契丹的主力騎兵,大部分情況下都會從易州和滄州中間的平原地帶南下,這片平原的中心,正是冀州。
所以此時朝廷在冀州左近雲集重兵,不光有冀州本土的州軍,還有山東五個州的州軍以及河北四個州的州軍,共計兩萬五千餘人。
同時中央的禁軍每年的例行巡邊,一般也就是駐紮在冀州附近。
這共計三萬多軍隊人吃馬嚼的,再加上糧草的運輸損耗,每年的損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整個河北的賦稅幾乎都交代在這了。
若是能節省下這筆開銷,朝廷也就不必每年都過得這麼緊巴巴的了,此時開封庫房中的錢財,連派兩萬禁軍遠征都成問題。
李重進覺得魏仁浦的法子,唯一值得商榷的就是守軍人數,多一點,五千人更為妥當。
過了有接近兩刻鐘,郭榮掃視殿中,見幾位重臣都看過了地圖,便高聲問道:“諸位看過了地圖,對於魏卿的法子,可有異議或者補充?”
“臣以為,守軍人數為六千更為穩妥。”王樸作為郭榮的親信近臣,當先回道。
李重進、吳廷祚和張永德三人異口同聲:“臣附議。”
這就意味著殿中的四位重臣,都贊同魏仁浦疏浚胡盧河的方法。
雖然他們四人都不喜魏仁浦,但在面臨事關本朝安危的大事時,四人都會以國家利益為先。
四人皆是國之重臣,地位和家族都與周朝牢牢捆綁,國家的利益就是四人的切身利益。
“那便六千。”郭榮點了點頭,人數多點自己也放心些,六千人的開銷罷了,比起三萬人那也就不算什麼了。
王樸又補充道:“契丹也不缺明智之士,必能看出我朝疏浚胡盧河的用意,臣以為當派精兵強將趕赴胡盧河北部駐防,以防備契丹軍的騷擾。”
“王卿所言極是。”郭榮望向李重進:“李卿,你以為當遣何人啊?”
李重進當即回道:“王彥超此時正在京中,正好可擔負此重任。”
本來朝廷徵召許州節度使王彥超來開封,是要讓王彥超帶著一萬禁軍去河北巡邊。
現在契丹國主帶著大部隊捺缽去了,王彥超正好可以接下守衛胡盧河疏浚工程的任務。
“善,今日便到此為止。”郭榮起身離去,結束了此次議事。
稍作休息後,郭榮還要召見三位宰相,召見三司使,商討疏浚胡盧河的具體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