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兩人肯定也是不能派出去的,李重進要留在開封替郭榮出謀劃策,趙弘殷因為他兒子趙匡胤身居高位的關係,也不適合當領軍武將。
王樸沉吟片刻,最終答道:“許州忠武軍節度使,侍中王彥超,可堪此重任。”
王彥超此時官居使相,曾在禁軍中任職,是十二歲就能上戰場殺敵的超級猛人,久經戰陣,十年前被外放為節度使。
雖然王彥超今年才四十歲,但也算是老資格的武將了,足可以鎮住禁軍中的那些老兵油子。
這王彥超還是標準的牆頭草,開封城的皇帝在他當節度使的歲月裡換了兩家,他每次都搶著效忠新皇,所以每次皇位更替,王彥超都能繼續當他的節度使。
郭榮今年二月親征北漢的時候,還召集了當時是河中節度使的王彥超隨行,王彥超在與北漢的戰爭中因為用軍老辣持重,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戰後,郭榮就將王彥超調到了更富裕、更重要的許州忠武軍當節度使,並給他加職侍中,從節度使晉升為了使相。
許州就是許昌,離開封很近,軍情緊急,王彥超只需兩天便可到達開封,算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對於王彥超的勇武和穩重,郭榮有深刻的印象,當即拍板:“那便是王彥超了,令他立刻來開封。”
接著君臣四人又對用兵的細節做了一番商議,等到議事結束,已是黃昏日暮。
宋州這邊,李延慶看完了積攢的信件,又看了會書後,便準備去用晚餐。
剛動身離開一心院,卻有僕役小跑了過來。
原來是張謙宜這廝又來到了節度使府上,請李延慶務必賞光,吃一頓晚飯。
自那日李延慶幫張謙宜贖出竹小娘子後,張謙宜就一直想請李延慶吃飯,不過李延慶一直都沒有答應張謙宜的邀請。
可這張謙宜就如同甩不掉的牛皮糖,即使李延慶多次拒絕,張謙宜還是鍥而不捨、隔三差五地邀請李延慶。
李延慶並不想與張謙宜再有太多聯絡,因為張謙宜這廝實在太花了。
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穿越者,李延慶怕近墨者黑,被張謙宜影響。
而且張謙宜雖然算是個衙內,卻是一灘扶不上牆的爛泥巴,李延慶覺得與他相交過深,並無什麼用處。
若是他那個勤奮好學的弟弟,李延慶認為倒可以交流交流,說不定還能收入麾下。
不過想起張謙宜那個精明的老爹,宋州都監張惟遠,李延慶就打消了這個念頭,聰明如張惟遠是必不可能讓自己的兒子加入李家麾下的。
官場上的明眼人都能看出當今天子對李重進的猜忌。
“他說的地點是哪裡?”出於禮貌,李延慶還是向僕役問了一下吃飯的地點,若再是什麼聽起來就不正經的地方,李延慶自會斷然拒絕。
“回稟郎君,是春風樓,是一家官營酒樓,就在東市邊上。”
哦,春風樓,這名字聽起來很是不錯,為了以後不再受到張謙宜的騷擾,李延慶決定赴宴:“那你去告訴他,讓他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