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這些武官們做大,在禁軍中培植親信、在京中勾結朝臣。
李重進作為正任的節度使,朝廷可以隨時將他派遣到地方去,這樣侍衛親軍司就和他沒什麼關係了,雖然他名義上還是侍衛親軍司的最高武官。
範質聞言,輕聲說道:“只要李使相坐鎮宋州,想必宋州是不會掀起什麼風浪的。”
在範質看來,吳廷祚是李重進的親家,此刻吳廷祚成了副樞密使,有了調兵權。
那擁有統兵權的李重進,就不能再待在京中統領侍衛親軍了,必須去宋州才行,一切都是為了朝廷的穩定。
雖然此時改朝換代就和換衣服一樣稀鬆平常,但動盪越少,百姓也能多過些安穩日子,身為儒生的範質向來是以民為本的。
“可侍衛親軍司中仍有不少公務需要處理,李卿可還兼著侍衛親軍司的差遣,此舉恐怕不妥。”郭榮語氣帶著疑慮。
李重進哪能不明白郭榮的意思呢,當即站起躬身:“些許小事,交給其他武官便是,宋州此刻恐怕已是風聲鶴唳,臣請儘快趕赴宋州。”
“那麼待兩位副樞密使上任,李卿交割完侍衛親軍司的事務,就儘快去宋州吧。”郭榮合上了眼前的奏章。
“臣謝陛下賞賜。”李重進當即起身叩拜。
此時朝廷任命官員為正任節度使,又有“賞郡”的美稱,因為做了節度使,就代表獲得了一州的軍政大權。
雖然此時節度使的權力屢經削減,權力所剩無幾,但還是有大量的金錢收入。
畢竟一州賦稅的一小半,都會以“送使”的名義進入節度使的腰包裡,即便扣除了州軍的開銷,仍會有不少剩餘。
李重進雖然不稀罕那點賦稅錢,但該謝恩還是要謝恩的。
“李卿平身。”郭榮當即起身。
李重進麻利地站起身,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今日的目的悉數達成,郭榮臉上帶著笑意:“那麼今日便到此為止。”
五位重臣連忙起身行禮:“恭送陛下。”
等郭榮在一幫護衛的簇擁下離開垂拱殿,殿中五位重臣也相繼離開。
範質搶先走出垂拱殿,心中著急今日的公務,想立刻去翰林院宣旨。
第二個離開的是魏仁浦,眼中帶著些許陰沉,面無表情。
魏仁浦雖然不能再獨掌樞密院,對於地方武官的影響力也會大受削減,但魏仁浦已經收穫了一筆數額可觀的財富。
同時礙事的李重進也滾去了宋州,魏仁浦終於能將觸手伸進侍衛親軍司了。
李谷和王溥則並肩而出,魏仁浦勢力大減的同時,宋州還有盟友李重進坐鎮,財路真可謂萬無一失,兩人心中皆是振奮。
至於李重進被從開封趕去宋州,李谷和王溥兩人也是無能為力,只能一言不發。
李重進呢,則拖著步子最後一個走出垂拱殿,他算是有得有失。
侍衛親軍司的差事,李重進早晚是要卸下的,如今只是早了一兩個月而已,心理落差並不大。
親家吳廷祚當了副樞密使,以後李重進的行事會方便不少,同時李重進也有了南唐糧食貿易的一部分份額,是一筆相當大的財富。
看起來誰都沒有虧,那麼誰虧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