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觀並未直接回答,而是岔開話題:“你知道為師的籍貫在哪嗎?”
“滄州。”
“沒錯,正是滄州,往北就是契丹了。”吳觀說這話的時候,潔淨的臉上湧現出一股與年齡不符的滄桑感。
滄州啊,李延慶能夠感受到老師話中的沉重。
作為防禦契丹的前沿陣地,滄州一直飽受契丹的侵擾,到北宋時也是如此,正是《水滸傳》中林沖被刺配的地方,。
“我還小的時候,老是聽爹爹說起他年輕時的往事。”吳觀緩緩述說著往事:“我爹爹有我的時候都三十多歲了,他年輕時曾經是盧龍牙軍的一員。”
盧龍軍,這個稱謂此時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中,曾經又名幽州節度使、范陽節度使。
由唐玄宗所建立,是著名的天寶十節度之一,也是安史之亂的發源地,所謂“漁陽鼙鼓動地來”,正是指的此地。
此時盧龍軍的大部分州縣作為幽雲十六州的一部分,被契丹佔據,曾為盧龍軍一部分的滄州則還在中原的統治下。
吳觀接著說道:“還是四十多年前吧,那時候的盧龍節度使名為劉仁恭,憑藉著盧龍軍九州之力,就能打得那契丹年年臣服。”
“可十六年前,盧龍軍的大半地盤,連著晉北數州都歸了契丹!”吳觀忽然震聲說道。
聞言李延慶心中也很是難受,十六年前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作為籌碼,換取了契丹的支援,成功篡奪了帝位。
正是失去了幽雲十六州這地理上的屏障,契丹的軍隊便靠著騎兵優勢,長驅直入中原燒殺搶掠。
“所以老師的意思是,正是削藩導致如今契丹做大嗎?”李延慶聽明白了吳觀要表達的意思。
吳觀篤定地說道:“正是如此,當年唐莊宗吞併盧龍軍後,派了自己的心腹愛將來當盧龍節度使,我的爹爹也正是那時脫離盧龍牙軍回鄉務農,你可知為何?”
“為何?”
“因為盧龍軍歸順朝廷後,牙軍的薪俸降低到只有從前的三成還不到!我爹爹靠那點薪俸養活不了家人,迫不得已只能回鄉務農。”
吳觀接著又大聲說道:“正是由於盧龍軍歸順了朝廷二十年,需要交納上供,被迫只能削減士兵的薪俸,導致牙軍的數量和軍心都遠不如前,可就算如此,盧龍牙軍也抵抗了契丹兩年!
整整兩年啊!朝廷就眼睜睜地看著幽雲被契丹人一點一點地吞沒,沒有派來哪怕一個援軍!沒有運來哪怕一粒糧食!”
這正是石敬瑭的賣國之舉,雖然石敬瑭約定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但這些地區的軍隊自發地起來抵抗契丹,契丹動用舉國之力整整兩年才最終攻克幽州。
在這兩年中,石敬瑭遵守了與契丹的約定,並未派遣援軍支援幽雲。
李延慶心中不勝憤懣,恨不得立刻穿越到十八年前阻止石敬瑭的賣國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