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五代末> 第二章 節度使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章 節度使府 (2 / 2)

看著鈴兒漲得通紅的臉蛋,李延慶摸了摸後腦勺,自己對這種哭泣的少女毫無抵抗力啊。

“放心,我不會放任不管的。二百多貫而已,不是什麼大問題。你先下去歇會,平復下心情。瞧瞧你的臉蛋,都哭花了。”

看著少女窈窕的背影漸漸遠去,李延慶輕輕嘆了口氣。雖說鈴兒這番意圖過於明顯,但豆蔻年華的少女應該難有深沉心機的,當是真情流露。

況且這半月來,鈴兒照料自己也算是盡心盡力,自己穿越過來這些天,算是自己最親密的人了。

不過李延慶對於鈴兒的家庭情況可謂是一無所知;對於這奇特的稅收政策,身體的記憶也是毫無有用的資訊。

因此李延慶打算先去問問對於這些應當都很熟悉的人,也就是掌書記吳觀。身體的原主不過也就十五歲,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相當的模糊且充滿著主觀的臆斷。

李延慶自己原本是世界觀健全的二十一世紀青年,已經到了這個世界有半個月了,是時候主動獲取資訊了,坐以待斃並不是李延慶的習慣。

宋城縣內的歸德軍節度使府衙歷經多代節度使修築,佔地百畝,房屋百間,牆高一丈多,內部亭臺樓閣,花園水榭,演武校場一應俱全,甚至還有能容納數千士兵的兵營。若是戰時外城已破,還可作為內城禦敵。

不過自朱溫篡唐之後,中央不斷削弱節度使的權力,如今五代已到最後一代後周了,節度使的權力比起晚唐已是小得可憐了。

節度使府衙的人數自然也是越來越少,到如今大部分庭院,以及校場兵營都已廢棄。

行走在寂靜空闊的節度使府中,李延慶默默回想著腦海中的這段歷史。

想來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也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若是沒有五代這持續半個多世紀的削藩,北宋哪能這麼輕鬆地就解決節度使問題呢?

走了有一刻鐘,李延慶才走到府衙東南角的官衙,節度使府的大部分官吏皆於此處理政務。如今節度使李重進在京未至,政務都決於判官,掌書記以及推官之手。

找了個皂衣小吏問明掌書記吳觀所在,一身白色錦衣的李延慶便施施然走進吳觀辦公的廂房。

“三郎今日怎的來了,不是囑咐過你好好養傷麼?”吳觀在小吏的提醒下,抬頭看到李延慶的到來,略帶斥責地說道。

“學生身體有所好轉,便閒得坐不住了,府中又沒其他人,便想起到老師這來看看了。”李家如今就李延慶一人在宋州,其他人會在下月隨李重進赴任,故而李府中除了李延慶就是些丫鬟,廚子之類的下人。

李延慶在吳觀的帶領下,來到屋內裡間。吳觀今年不過三十出頭,再加上是李延慶父親的屬官,雖說是李延慶的老師,但在吳觀刻意營造下,兩人之間的關係似乎更像朋友。

這些天吳觀每日都去李延慶院中看望,加上李延慶對記憶的反覆參詳,倒也和吳觀很是熟稔了。

兩人相對而坐,自有小吏送上由甘草所制的涼茶。李延慶拿起茶碗喝上一口,問道:“學生聽說今年宋州夏稅有所虧欠,此事當真麼?”

“哦,三郎竟對此事感興趣麼。”吳觀聽言略微一驚。

“只是聽府中下人聊天時提到過,家父目前仍在京中,學生有所聽聞,自當略微瞭解下。”李延慶早有準備,自是滴水不漏。

吳觀放下茶碗說道:“倒也確有其事,不過此事說來就有些複雜了。”

“還請老師細說。”這些天來,李延慶知曉掌書記的職權並不大,吳觀因此很是清閒,每天都有空去自己院子探望,倒也不怕因此耽誤吳觀的公事。

“此事嘛,得從前任節度使說起了。”吳觀思考片刻後緩緩說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