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水花激起,水面也隨之搖晃盪漾起來。
這個距離,至少三丈遠。
於青也竟然有種感覺,看上去沉重無比的青石水槽,在這一記勁氣下,竟然隱隱有些振動。
林重把桌上那片完好無所的灰色布塊向於青也那邊推了推,十片布塊,只有那片灰色的絲毫沒破損。
於青也被林重眼神看的有些發毛,不覺想到以前講到的武道品境。
大奉王朝武道掛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弱。
下三品煉體,中三品脫凡,上三品入聖。
修習武道,自習武開始,就有“外練筋骨皮,內煉一口氣”一說。
武道九品入門名為“相體境”。
習武之人,只要是練上一些年歲,皆可稱為九品武夫。
故而九品相體境武夫,就以戰力算,可以說是參差不齊。
武夫繞不過江湖,江湖九品,更是多如過江之鯽。
體質根基厚薄,習武資質優劣,修習功法強弱,天材地寶輔益等等,決定了九品武夫的戰力強弱。
行走江湖,說一句老子我是武道九品,沒多少人恥笑,但也沒多少人會當一回事。
九品之上繼而登高,就是八品勁氣境!
也就是於青也做到的“吐勁成箭”的武道品境。
出拳速度夠快,帶動的是拳風拳勁。
八品勁氣境,便是把丹田一口氣隨拳勁自體內打出,丹田氣附在體勁之上,造成內勁的疊加,就是勁氣!
當然,內勁的用途各種各樣。
“吐勁成箭”也只是勁氣境的一種手段,只不過於青也展現出的勁力稍弱而已。
丹田勁氣外吐,首先要求武者丹田氣海至少有一定的存貨,這也是武者在相體境邁入勁氣境的一個過程,丹田勁氣的積累。
丹田若是沒存貨,那可真是隻能吐個氣兒了!
丹田氣可以說是內修,體勁肉身就是外煉了。
武者經脈的是否寬廣堅韌,能否足夠在交手的電光火石間,承受並快速的搬運丹田氣勁外吐發力。
煉體三品中,九品相體境是邁入八品的基礎。
只有打造好一個堅韌的體魄,儲存好儘可能多的丹田氣,才可以儘可能的支撐勁氣境的氣力搬運。
不然相體境根基未打好,體魄不穩,丹田氣海運氣一半,隨著經脈行走耗散,未吐先沒。
或者強行一次丹田搬運,打出一拳,便廢掉一條手臂,那還打個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