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武穆五年秋八月十六日,蜀主劉康令近臣推出宮門,令周訪作降書,遣侍郎張丕、都尉鄧肯,同周訪一起齎玉璽來錦州城內請降。
時秦將白起,正聚將以議攻蜀之事。卻聽得有探馬來報說自成都內有使臣舉降旗而至。白起大喜,遂自引軍中諸多大將迎接而出。
不一會,待蜀使至,二方相見過面,那來的張丕,鄧肯,周訪三人皆拜伏於帳下,呈上降款玉璽,並蜀國戶地文簿等物,說明了來意,白起大喜,遂把這三人迎入城內,好生款待後,徑送還於是成都。
蜀地出降,卻是省去了白起,王翦等諸將的大般工夫,當下,由白起引大軍而入成都城,以出榜安民,交割庫房,一邊遣人奔赴咸陽城處報上此等大捷,一邊又著那蜀主劉康,起草文書於三山關處之大將關勝,說關勝來降。
要知道,那關勝處可是領著十數萬的蜀軍坐守三山關以守楚,這等要地,白起又如何能繼續讓那蜀將繼續再擁重兵而坐守。
而此時,在這蜀中成都城內,白起,王翦,李斯,蕭謹四人當中,論官職當屬蕭謹為最,但論起才能來,卻是以李斯為最,只是,這一次卻是白起部先一步於眾人而攻入涪城來,而那蜀國所降的,也是白起,所以,自然而然的諸將士就轉而以白起為首。
且說這一日,白起復又聚集王翦,李斯,蕭謹及其實一些軍中大小將佐一併而前來,商議於如何攻取南中七郡之事。
南中七郡,雖名義上稱之為蜀國地界,但是其實,在內地裡他卻是一個以南越蠻夷為主的國中之國也。
那南中七郡裡,幾乎九成九以上者皆是南越蠻夷,漢民那是少之又少,為何?皆因此七郡貧瘠不堪,窮山惡水,猛獸橫行,非山越夷民而不可居也。
對於這等惡劣的生存環境,對於以農耕而事生存的漢民來說,這等地方,那簡單就是人地獄,如何能生存得下去?
“今日,錦衣衛處已經著人傳得來戰報,大王如今已經兵退了趙國,齊,吳二國聯軍不出半月亦可為大王平定,至時唯楚國獨木難支,必先行退兵,所以,大王旨意,讓我等在兵定蜀國後,乘勢一鼓而定南蜀。不知諸位將軍有何以說教之處?”白起,居於左側第一位處,當先站了起來,朝下說道。
“啊。。。大王竟然已經兵退三國了?”
“大王真霸王也。。。”
“大王神人也。。。”
當聽得白起說李顯竟然一舉而退趙,齊,吳三國之兵,一時間堂下諸將不由得皆是大驚失色。
趙,齊,吳三國聯軍有多少人馬,那麻九麻指揮使使領的錦衣衛早有向他們傳送過具體的戰報來,他們心裡頭自是一清二楚的。
可是,這才過去了多久,他們只不過才攻下了半個蜀地,秦王李顯卻已經是逼退了三國聯軍,此等戰功,如何又能不讓他們驚訝。
“本將意以為,南蜀之事,當以剿為主,撫為輔,剿撫相結合,以德而王化於蠻夷。”邊上,李斯第一個道。
他乃是大秦軍中真正意義上的軍師人物,當初,李顯招李斯入仕於大秦國以來,所給予李斯定的位置就是軍師祭酒這個位置,而李斯也是不負所望,在剛入軍之際就為李顯取得魏,晉二國而做為進階之禮以獻於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