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是我國自隋以來最重要的人才選拔制度。朝廷對科舉的看重就不用多說了。
而殿試的時候又是皇帝親自出題讓貢士們來解答。第一名的為狀元,然後是榜眼和探花。
和武舉不一樣的是,很難衡量到底是哪個貢士是最有才華的。就有過狀元、榜眼和探花在步入官場之後甚至是不如同期的進士的。
倒不是他們名不副實,只能說是擅長的東西不一樣。有的就擅長做學問,你讓他當官他還真當不好。
也有的是在殿試的時候,由於太過緊張發揮失常的。總之,總會有各種因素導致考生未能完全發揮出實力。
比如,像史文麟這樣的,寫上癮了忘記時間超時的。當然,史文麟這種是特殊情況,皇帝內定了他是探花,所有才沒讓人提醒他時間到了讓他寫到停筆。
這次科舉殿試的內容,姜嶽給出的題目就是治邊。再簡單點說,姜嶽這是要對那些動不動就作亂的土司們動手了,藉著這次恩科的機會選出一批能治邊的人出來用。
顯然,文舉武舉聯動了起來。在文武舉上就可以看出來,大乾接下來的政策就是安內了。
很快,參加殿試的貢士們就開始交卷了。姜嶽也是很認真的開始看起了答卷。
參加殿試的貢士們也是緊張的等待著。
在眾多的試卷中,姜嶽挑出來了三份他最滿意的試卷。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三位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了。
“韓燁。”
一位二十五六歲的青年忍住心裡的激動和喜悅,站起身來:“草民在。”
“朕觀你的治邊政策甚好,可為狀元!我來問你,如果……”姜嶽和韓燁開始問答了起來。
這韓燁本來是姜嶽心裡內定的狀元,因為韓燁的治邊政策他看起來很眼熟,和之前史文麟的治邊政策大同小異。這讓姜嶽以為是遇到了第二個有著治國才俊。
可惜啊可惜,這韓燁回答的內容是七零八落的,很多地方還前後衝突。
“混賬!這就是你的回答!你連什麼意思都沒弄清楚你就敢把答案抄寫下來!說!你寫的這些是在哪抄的!”姜嶽憤怒的站起了身子把考卷給丟了出去。
韓燁冷汗直冒,直接跪了下去:“回陛下,草民沒有抄襲!這些都是草民自己想的。”
“自己想的?自己想的你前言不搭後語,前後衝突,讓你詳細的說一說你就答的亂七八糟!讓你說說具體步驟你就亂成一團!這就是你所謂的自己想的?!”姜嶽怒不可遏的吼著。
“草民,草民……”韓燁草民了半天也沒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靳一瑋!把他給我拖下去,我要知道他是怎麼作弊的!”姜嶽怒吼著。